一、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
1.1 心率与心电图监测
心率和心电图监测是手术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命体征监测之一。通过电极连接到患者的胸部,护士可以实时观察患者的心脏活动,包括心率和心律。任何异常,如心律失常或心动过速,都会立即被发现,医护团队可以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心电图的连续监测还可以帮助判断麻醉深度和手术对心脏的影响。
1.2 血压监测
血压是另一个关键的生命体征指标。通过袖带式血压计或动脉导管,护士可以连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失血和体位变化都可能影响血压,因此,护士必须密切关注并及时调整以维持血压的稳定。低血压可能导致器官灌注不足,而高血压则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1.3 血氧饱和度监测
血氧饱和度监测通过脉搏氧饱和度仪进行。这个小型设备通常夹在患者的手指上,能够测量血液中的氧气含量。维持充足的血氧饱和度对于防止器官缺氧损伤至关重要。手术过程中,麻醉剂和手术操作可能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护士需要确保血氧饱和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必要时,护士会调整氧气供应或通气方式。
1.4 呼吸频率与二氧化碳监测
护士通过观察和设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并通过二氧化碳监测仪(如EtCO2监测仪)测量呼出的二氧化碳水平,以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异常的呼吸频率或二氧化碳水平可能预示着呼吸问题,护士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调整呼吸支持或与麻醉师合作解决问题。呼吸监测对于预防术中低氧和高碳酸血症至关重要。
二、疼痛管理
2.1 麻醉前疼痛评估
在手术前,护士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了解患者的疼痛耐受度、既往疼痛经历以及任何可能影响疼痛管理的因素。这些信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麻醉和疼痛管理方案。评估包括询问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和强度,以及之前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
2.2 手术中疼痛控制
手术过程中,麻醉师负责主要的疼痛控制工作,但护士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需要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确保其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护士会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身体反应,如血压、心率和呼吸变化,以判断麻醉效果是否充分。必要时,护士会通知麻醉师调整麻醉剂量。此外,护士还需关注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如呼吸抑制和心血管反应。
三、确保患者安全
3.1 无菌技术的应用
手术过程中,护士严格遵守无菌技术,确保手术区域和器械的无菌状态。无菌技术包括手术前的手部消毒、无菌手套和手术服的使用、手术区域的消毒等。任何无菌技术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术后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护士需定期更换无菌手套和器械,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3.2 预防并发症
手术过程中,护士需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过敏反应、出血、感染等。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护士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例如,护士会检查手术区域的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止血措施,或在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迅速给予抗过敏药物。护士还需定期评估患者的体温、血糖和电解质水平,预防术中低温和电解质失衡。
3.3 体位管理
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体位管理也是护士的一项重要职责。根据手术类型和需要,患者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手术体位。护士需确保患者体位正确,以便手术顺利进行,同时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的压力性损伤或其他并发症。例如,长时间手术可能导致局部压疮,护士需定期调整患者体位,使用防压疮垫等设备。
手术中的病人监护和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护士在手术过程中,通过监控生命体征、管理疼痛和确保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专业知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有了这些默默奉献的护士,手术过程才能更加安全、顺利,患者的康复才能更加快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