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超声小知识——胆囊腺肌症
2024-06-28 11:02:49
作者:陈敏
作者单位:成都高新区桂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提升,胆囊腺肌症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它属于一种胆囊疾病,很多人对于这个疾病还比较陌生,只听过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可能有部分患者会在超声报告上看到——“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胆囊腺肌症可能”,那么,胆囊腺肌症究竟是什么呢?它的超声表现是什么?我将带大家一探究竟,为您科普超声小知识。

一、什么是胆囊腺肌症?怎么得的?

胆囊腺肌症又称胆囊腺肌增生症,是胆囊的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增生性病变,由于胆囊黏膜增生、平滑肌增生、神经纤维异常增生等原因导致的胆囊壁肥厚。胆囊腺肌症的病因还没有明确,目前多认为与胚胎时期胆芽囊化不全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感染和结石有关,还有人认为与胆囊动力学障碍,胆囊内压力增高使黏膜伸入黏膜下层和肌层而形成罗-阿窦有关,病理表现主要是胆囊黏膜和肌纤维增生肥厚,增生的黏膜伸入肌层(甚至达浆膜面)形成罗-阿窦。通常情况下,胆囊腺肌症没有特殊临床表现,很多患者都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如若胆囊腺肌症合并胆囊结石时,可能会出现胆囊炎的表现,感到右上腹绞痛,可以通过超声诊断。

二、胆囊腺肌症的超声表现是什么?

胆囊腺肌症往往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这是因为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并且实验室检查几乎和正常没有差别,因此,超声检查就显得尤为关键。胆囊腺肌症主要分以下几型,超声表现如下:

1.弥漫性:表现为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厚度超过3毫米,壁内面不光滑,壁内可见罗-阿窦。

2.局限性(基底型):病变常累及胆囊底部,表现为基底部呈帽状增厚,其内见细小囊状无回声和或点状强回声。

3.节段型:变现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向胆囊腔内凸出,形成“三角形”形态,可使胆囊腔变窄,呈葫芦状胆囊。

三、胆囊腺肌症是不是很严重?

相信大家到这里,已经胆囊腺肌症有了初步的认识,很多患者会比较担心,胆囊腺肌症是不是很严重?多数胆囊腺肌症并不严重,都是良性病变,因此,大家疑似患病或确诊后,不要过度慌张,一定要镇定,否则对疾病恢复无益;而另一方面,也不要掉以轻心,这是因为它也有一定几率导致癌变,由于它与胆囊癌都有坑表现为胆囊壁增厚,有时候容易混淆,难以区分,且在个别情况下,二者合并存在。应每年定期随访观察,对于高危因素的胆囊腺肌症病人,比如胆囊壁增厚明显、不规则、血供丰富等,建议还是及早到医院就诊,咨询专科医师的意见。

四、超声检查中注意什么?

胆囊超声检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才能保证结果精准性:

1.空腹:通常要求患者在检查前6~8小时禁食,让胃肠道保持空腹状态,有助于提高检查准确性。

2.饮食限制:禁食期间,避免喝含有铁质的饮品,否则,铁质会影响超声波传导功能,导致检查质量下降。

3.保持舒适姿势:检查期间,合适体位对检查十分重要,大家可以遵医生指导,选择平躺或半坐位,其间保持不动,让医生可以仔细观察胆囊区域;有时候,医生可能会要求我们变换体位,从其他角度观察胆囊,大家配合,调整体位即可。

4.注意服装:穿宽松舒适的衣物去检查,女性尽量不要穿裙子。

5.药物使用:胆囊超声检查前,如实告知医生使用过的药物,这是因为使用镇静剂、胃肠道动力药物会影响胆囊运行。

总之,超声检查可以诊断胆囊腺肌症,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配合医生指导,遵从相关事项,了解自身健康情况。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