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缓解围手术期病人的负性情绪?
2024-06-28 11:25:00
作者:龙丽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麻醉科

围手术期间病人受到生理病痛以及心理压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难免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病人在手术前通常会有担忧、害怕、惶恐不安等情绪产生,这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害怕手术本身所产生的疼痛以及可能发生的术后并发症,另一方面则是担心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没有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或者造成更大的损伤甚至是死亡。这些其实都是源于对疼痛、创伤、死亡的恐惧,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病人在术后可能会出现烦躁等负面情绪,这是由于术后身体的疼痛与虚弱,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强迫体位以及长时间的输液不能随意走动等。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病人就会出现焦虑心慌、担忧与恐惧、寝食难安的情况,有些病人不想吃饭、失眠严重,甚至服用安眠药也难以安睡。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确保病人得到良好的护理的必要条件。在日常护理的过程中,病房护士应认真仔细地照顾病人,给予病人更多的关爱,努力为病人营造温馨轻松的护理氛围,让病人感受到更多的温暖,避免让病人感到消极的情绪,从而缓解病人面对手术时的心理压力。要热情与病人沟通交流,帮助病人尽快地熟悉手术室的情况、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尽快对周围的环境以及身边的人都熟悉起来,从而消除在陌生环境中的不安情绪。同时,病房护士应该与手术室护士加强沟通,让手术室护士能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从而让病人提前认识手术室护士,从而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消减病人内心的担忧。

及时消除病人对手术的疑虑

当病人因为担心手术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而产生担忧、惶恐等不良情绪时,病房护士可及时告知病人手术的过程和合理措施,让病人对手术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对医院的治疗水平以及设施条件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能理性地看待手术,而不是凭空胡乱猜想引发不安情绪。手术医生应在术前应及时与病人沟通,仔细为病人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打消病人的各种疑虑,减轻病人对预后及相关并发症不必要的担忧,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对手术过程及相应的效果充满信心。同时要鼓励病人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时了解病人的合理需求,并努力去满足。还可以给病人介绍一下相同手术成功的病人的康复情况,从而达到鼓舞病人的效果。

及时干预病人的负性情绪

1.如果病人出现抑郁情绪,需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的原理,帮助病人摆脱掉自我贬低的消极思维,并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发现自我的价值所在,从而及时建立自信乐观情绪,以此来阻断负向思维的进一步蔓延。同时还要尽量让病人生活自理,使其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对自己的认可度。

2.如果病人出现孤独情绪,需要多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并鼓励病人多与家人朋友以及其他病人沟通,避免病人陷入一个人的孤独之中。医护人员还要多与病人家属沟通,告诉家属缓解病人负性情绪的重要性,让其多关怀安抚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交流,协助医护人员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工作。家属自身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因为自己产生的不良情绪而影响病人的心理。

3.如果病人出现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心慌失眠、紧张不安等情况时,可以采用“吹气球法”进行缓解,想让病人采用一个舒适的姿势,放松心情、闭上眼睛,此时此刻想象手里拿着一个气球,然后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吹起,仿佛是将气球慢慢地吹起来。伴随着吹气球的过程,所有的负面情绪也都被吹到了这个气球当中。随着不断地吹气,想象中的气球也会变得越来越大,最后砰的一声突然爆炸,所有的负性情绪也都随着气球的爆炸而消失。

4.如果病人出现紧张情绪,甚至导致无法入睡,可以采用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来消除紧张情绪,具体的做法是,保持放松的状态,先深吸气10秒钟,然后屏住呼吸停留20秒钟,在这个过程中,从头到脚仔细去感知自己身体每一处的变化,以此来实现全身心的放松,进而达到消除紧张情绪的目的。此外,还可通过适当的运动、舒缓的音乐来缓解紧张的情绪。

5.如果病人出现焦躁情绪,可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的方式,如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鼓励适量轻度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食欲恢复。还可使用中药调理的方式来改善病人术后身体虚弱状态,加速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同时还可配合使用针灸治疗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术后因麻醉引起的疲劳感和不适感。如果病人焦躁情绪难以缓解,还可以使用镇静镇痛药来减轻患者焦虑、疼痛等不适症状,促进术后恢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