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分散片的区别
2024-06-26 11:52:22
作者:朱丽芳
作者单位:深圳市社会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医院

在取药窗口及药学门诊诊室,常有患者询问缓释片和控释片是一回事吗?分散片和泡腾片怎么服用比较好?今天,药师将为大家带来这方面的科普知识。随着药品制备工艺的发展,片剂的剂型也不再是单一的普通片剂,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分散片等已是屡见不鲜。

1、肠溶片:不能掰开、嚼碎

肠溶片是指在胃液中不崩解,而在肠液中能够崩解和吸收的一种片剂,它通常是在普通片剂外面包裹一层肠溶包衣。人体胃液的pH值一般在1-4, 小肠液的pH值在5-7之间,而肠溶片的肠溶衣能让药片在pH值低的胃液里不会被分解,在进入pH值较高的肠道里才溶出。将药物做成肠溶制剂,其目的主要是:①避免药物受到胃内酶类或胃酸的破坏,比如奥美拉唑和胰酶;②避免药物对胃黏膜产生强烈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比如阿司匹林;③将药物传递至肠部局部部位发挥作用,比如美沙拉嗪肠溶片,能固定在回肠末端和结肠区域释放,局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④提供延迟释放作用;⑤将主要由小肠吸收的药物尽可能以最高浓度传递至该部位。肠溶片是通过在药物表面包裹一层特殊外衣而使药物在胃内不被溶解,到达肠道后才溶解释放药物。一些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有效成分易被胃液灭活的药物常制备成肠溶片。为充分发挥药效,在使用肠溶片时,不可将药片掰开、嚼碎或研成粉末服用,应整片吞服。

2、缓释片:非恒速释放

缓释片是通过加入减慢药物释放的辅料,从而让药物在体内更持久发挥疗效的一类片剂。与普通片剂相比,缓释片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减少用药次数,减少药物毒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一天需要多次服用的药物,使用缓释片的话就可以每天一次或者两次了。缓释片使用便捷,但是也要注意不可随意掰开服用。不可以掰开服用的缓释片就像我们包饺子,如果皮烂了下锅煮,饺子馅就会漏出来,味道大打折扣。这类缓释片的工艺就像是包饺子,通过渗透泵、骨架、膜包衣等技术,需要保证膜包衣、骨架完整,才能达到缓释或者长效的目的,如果掰开服用,就可能会使药物迅速释放,从而导致药物过量甚至中毒;常见的不可以掰开服用的缓释片:吲哒帕胺缓释片、氯化钾缓释片等。可以掰开服用的缓释片就像我们平时吃的石榴,每颗石榴籽都是独立的,掰开石榴不会破坏石榴籽。这类缓释片就像是石榴,通过多单元、独特的微囊技术来实现缓释效果,药片中间有一条刻线,是可以掰开服用的,但不可咀嚼或碾碎服用。最常见的可以掰开服用的缓释片就是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和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

3、控释片:恒速释放

控释片是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优点: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维持效果更好。需整片吞服。无论是缓释片还是控释片,应用时都应严格遵循医嘱,除了有些有特殊说明可以掰开的药物,也一定要沿着标注的刻痕掰开外,一般不宜掰开或嚼碎服用,否则可能会破坏其药物结构,影响药效,甚至增加毒副作用。部分缓、控释片(如硝苯地平控释片)会将药物放进一个壳中,药物完全释放后,这个「壳」会完整的排出体外。服用这些药物后,若发现大便中有药片,不用担心是药品质量问题或是药物没有被吸收。

4、分散片:崩解迅速

分散片是将药物成分微粉化后,与崩解剂、表面活性剂和溶胀辅料等混匀压制而成的圆形或异形片剂,具有服用方便(可以直接温水送服,也可将药片溶于温开水中服用既可吞服,还可口中吮服)、崩解迅速(3-5分钟)、吸收好和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某些药物的疗效,老人、儿童或片剂较大不易吞咽时分散片就显得尤为方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