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分类
(1)根据愈合时间的不同,临床医生将创面分为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两种。前者主要是指切割伤、擦伤等创面可以在短时间内愈合;而后者主要是指创面的愈合时间超过三个月,常常因为医生基础疾病或不当处理导致的,如糖尿病足、压疮等。
(2)根据创面深度的不同,创面可分为表皮性创面、真皮性创面及全层性创面三种类型。表皮性创面仅涉及表皮层,创面的愈合速度较快且不留疤痕;真皮性创面涉及到真皮层,愈合后留有疤痕的风险较高;全层性创面则贯穿皮肤的全部层次,愈合过程漫长,大部分创面需要手术进行干预。
(3)根据创面受感染程度的不同,创面又可以分为清洁创面、污染创面及感染创面等三种类型。
(4)根据受伤原因的不同,主要分为压迫性溃疡、创伤性溃疡、静脉性溃疡、代谢性溃疡、缺血性溃疡。
2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方式
(1)换药:换药是临床医生治疗人体创面的最基本方式,医生在对患者创面完成清创后,将药物涂抹在创面,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隔绝细菌对创面的侵入,保证创面环境的良好。医务人员常常给予患者生肌玉红膏等药物进行修复,有利于起到解毒消肿,生肌止痛的作用,并且在用药期间叮嘱患者忌生冷食物。
(2)新型敷料:湿润的创面环境不仅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还可以促进再上皮细胞形成。但是,创面的过度湿润也会阻碍创面的愈合,甚至会导致溃疡的出现。理想伤口敷料可以吸收伤口渗出物,并且在保证湿润的环境、气体交换避免创面出现脱水现象。现阶段,在临床上常见的新型敷料主要有水凝胶敷料、藻酸盐敷料、抗菌敷料,例如,藻酸盐银离子敷料、VSD敷料、康惠尔系列敷料等。例如,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治疗局部创面患者,医生使用渗盐溶液冲洗、碘伏棉球等方式清除局部创面坏死组织,裁剪大小合适的3760型拜尔坦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将其覆盖创面上,使用无菌纱布固定,根据患者渗出情况建议2到4d更换敷料。
(3)生物制剂:生物制剂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浓缩制品。生长激素、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可以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而血小板浓缩制品可以为患者创面提供大量生长因子,有利于加速创面血管形成、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及再上皮化,如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富血小板血浆及浓缩生长因子等。例如,医务人员选择16G针头抽取4~5mL制备好的富血小板血浆,医生将钙/磷血酶激活剂加入其中,使其呈凝胶状,将凝胶状富血小板血浆完全覆盖患者的创面,贴上生物半透膜,定期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
(4)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对患者实施负压治疗,预防创面受到细菌侵入的风险,促进患者创面愈合,强化临床疗效。例如,医生治疗患者时,给予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后,清除患者创面上的坏死组织,将封闭负压引流敷料根据创面大小裁剪成合适尺寸,按临床要求安装引流装置,调节压力并且维持0.04MPa。同时,医务人员在患者治疗7d后,更换引流辅料、装置,更换辅料前30min停止负压吸引,并且使用生理盐水浸透敷料,然后用酒精或碘伏消毒患者窗口以及皮肤3~5cm。
综上所述,临床医生通过上述方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创面的愈合效果,还可以缓解创面导致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