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预防疾病,从洗手做起
2024-06-26 11:24:34
作者:付体珍
作者单位:丰都县人民医院

在这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世界里,我们的双手既是探索的先锋,也可能是潜藏危险的载体。每一次触碰,都可能是与细菌、病毒的一次不期而遇。然而,只需一个简单的动作——洗手,我们便能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洗手的世界,探寻七步洗手法背后的奥秘,共同守护我们和挚爱之人的健康与安全。因为,预防疾病,从洗手做起,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七步洗手法简介

七步洗手法是一种科学、系统的洗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掌心对掌心,相互揉搓。2.掌心对手背,两手交叉揉搓。3.掌心对掌心,十指交叉揉搓。4.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旋转揉搓。5.拇指在掌中旋转揉搓。6.指尖在掌心中揉搓。7.清洗手腕、手臂。这七个步骤确保了双手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彻底清洁。

不同人群的洗手指征

1.医护人员:(1)接触病人前后:在接触任何病人之前和之后,医护人员都必须彻底洗手,以防止自身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2)进行无菌操作前:进行手术、注射、穿刺等无菌操作前,医护人员需通过彻底洗手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性。(3)接触血液体液后:血液和体液是许多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接触后应立即洗手,避免交叉感染。(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患者周围的环境和物品可能带有病原体,接触后应立即洗手。(5)脱手套后:手套在保护医护人员的同时,也可能成为病原体的载体,脱手套后必须洗手。(6)进食或下班前:为确保个人生活区域的清洁,避免将工作环境中的病原体带回家,医护人员应在进食或下班前彻底洗手。

2.普通人员:(1)饭前便后:饭前洗手可避免将手上的细菌病毒带入食物中,便后洗手则可防止粪便中的病原体污染双手。(2)接触垃圾后:垃圾中可能含有大量病原体,接触后应立即洗手,避免将病菌带入生活环境中。(3)抚摸动物后:动物身上可能携带各种微生物,包括寄生虫和病毒等,抚摸动物后应洗手以防感染。(4)处理食物前:处理食物前洗手可确保食物的清洁卫生,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5)擤鼻涕、咳嗽或打喷嚏后:这些动作可能使手上的细菌病毒增多,洗手可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6)接触公共物品后:公共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是细菌病毒的常见传播媒介,接触后应立即洗手。(7)从户外进入室内时:户外环境中可能存在各种微生物,进入室内前洗手可避免将病菌带入家中。

洗手注意事项

1.使用流动水:洗手时应使用流动水,避免使用盆装水,以减少细菌病毒的残留和再污染。

2.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揉双手,能产生丰富的泡沫,更有效地去除手上的污垢和微生物。

3.注意洗手时间:整个洗手过程应持续至少20秒,确保双手得到充分清洁。

4.彻底冲洗:在冲洗双手时,要确保指缝、指尖和手腕等易忽略的部位也被冲洗干净。

5.干燥双手: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或者选择自然晾干。注意避免使用不干净的毛巾,以免再次污染双手。

6.注意指甲缝:洗手时不要忘记清洁指甲缝,这是细菌病毒容易藏匿的地方。

结语

在探寻洗手的科学之道后,我们更加明白这一简单动作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它不仅仅是清洁,更是健康与生活的守护仪式。七步洗手法,每一步都蕴含着对健康的尊重与珍视,每一次的彻底清洁,都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体现。让我们将这一良好习惯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共同构筑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世界。因为,预防疾病,从洗手做起,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参与的伟大事业。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