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糖尿病背后的代谢内分泌机制:一场甜蜜的困惑
2024-05-08 11:56:05
作者:李好武
作者单位:邵阳县中医医院 糖尿病科

引言:在众多的慢性疾病中,糖尿病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甜蜜”负担,已成为继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与美味和幸福紧密相连,实际上,它却是代谢内分泌系统的一场深刻危机,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背后的代谢内分泌机制,揭示这一“甜蜜”背后的复杂与微妙,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糖尿病的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的核心问题在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出现了异常,导致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型标准,糖尿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

二、胰岛素:人体代谢的指挥官

要理解糖尿病的代谢内分泌机制,首先要了解胰岛素这一关键激素。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在人体内扮演着代谢“指挥官”的角色,主要负责调节血糖水平,是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具体来说,胰岛素能够促进肝、肌肉、脂肪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促进糖原、脂盼、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它还能抑制肝脏将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

三、糖尿病的代谢内分泌机制

糖尿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讲,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

1. 胰岛素分泌不足与胰岛素抵抗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反应等原因,胰腺中的β细胞受到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而2型糖尿病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虽然β细胞功能尚存,但会出现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导致血糖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2. 糖代谢紊乱

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首先会引起糖代谢障碍,它的缺乏会导致葡萄糖进入细胞减少,糖原合成减少,糖醇解减少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肝脏、肌肉及脂肪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而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过程增强,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同时,由于糖氧化发生问题,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患者会产生饥饿感并多食食物以补充能量。但这样一来,血糖浓度会进一步升高并超过肾保留葡萄糖的界限值,导致葡萄糖在尿中排出形成糖尿。

3. 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由于糖氧化功能发生故障,人体需要动员脂肪和蛋白质进行分解代谢以提供能量。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脂肪代谢产物如酮体等,它们不仅会加重肝肾负担还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同时,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使得患者出现体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4.代谢紊乱的表现

糖尿病患者常岀现“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这是因为体内能量供应不足,患者需要通过增加饮食来补充能量;同时,由于葡萄糖随尿排出,带走大量水分,导致多尿和口渴。长期高血糖还会损伤血管和神经,引起一系统慢性并发症。

四、糖尿病与其他代谢内分泌疾病的关系

糖尿病患者的体内环境往往也伴随着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的失衡,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还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是诊断代谢综合征的关键点,胰岛素抵抗则是其中心环节,因此,在治疗糖尿病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内分泌代谢状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五、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鉴于糖尿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预防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强调早发现、早治疗、合理治疗及长期治疗,主要是人们常说的五架马车:

1. 饮食调控

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比重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同时避免盲目减少主食或只吃素不吃荤等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以维持体内能量代谢的平衡。

2. 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能够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坚持长期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3.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也是维护内分泌系统健康的重要措施。糖尿病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4. 定期监测血糖和接受医生的治疗建议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糖异常问题。同时患者还应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建议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5. 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普及糖尿病知识、传授自我管理技能等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的管理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六、结语

糖尿病,这一名字虽带“甜蜜”,实则承载了无尽的挑战与困扰,通过深入了解发病机制,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糖尿病对健康的威胁,也激发了我们对这一疾病防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预防胜于治疗,通过科学饮食、规律运动、定期体检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的风险。同时,社会各界应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糖尿病研究与防治工作的发展,为糖尿病患者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