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女性健康警钟:认识并重视异常子宫出血
2024-05-24 11:57:19
作者:刘艳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中心卫生院 妇产科

引言:在女性的一生中,月经作为生殖健康的重要标志,其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女性的整体健康状态。然而,当月经出现与以往不同的变化时,特别是出现异常的子宫出血,往往意味着身体可能出现了某种问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分类、原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以期提高女性对这一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一、异常子宫出血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是指与正常月经周期的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和经期出血量等任何一项不相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出血。这包括月经周期的缩短或延长、月经量的增多或减少、非经期出血等。

2.分类:异常子宫出血按照病因可分为九大类,分别是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子宫腺肌病所致、子宫平滑肌瘤所致、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所致、全身凝血相关疾病所致、排卵障碍相关、子宫内膜局部异常所致、医源性和未分类的。这些分类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

1.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是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可单发或多发,占异常子宫出血的21%-39%左右。息肉可通过B超、宫腔镜进行辅助诊断。

2.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后者主要表现为子宫腺肌瘤。该病可引起月经过多、经期延长,部分患者还可伴有不孕和痛经。诊断可通过病理检查、B超及磁共振等辅助检查。

3.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子宫肌瘤,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器质性病变。其表现为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多,可通过B超、宫腔镜检查确诊。

4.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恶变:这类病变相对少见,但危害较大。患者常表现为不规则的子宫出血,与月经稀发交替发生。确诊需通过子宫内膜的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5.全身凝血相关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凝血因子异常等,也可导致异常子宫出血。这些疾病需通过血常规、凝血常规等检查排除。

6.排卵障碍:包括稀发排卵、不排卵及黄体功能不足等。这类患者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常表现为月经不规律,经期长度、经量或频率出现异常。

7.药物及宫内节育器:使用性激素、放置宫内节育器或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等,也可能引起异常子宫出血。

三、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方法

1.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月经史、婚育史、分娩史及性生活情况,以排除妊娠或产褥期相关的出血。

2.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妇科检查,以发现相关体征,排除子宫颈、阴道的病变及子宫结构的异常。

3.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以排除全身疾病或凝血机制异常的疾病因素。

4.影像学检查:妇科超声检查和盆腔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助于发现子宫及附件的器质性病变。阴道B超在非月经期、流血不多的情况下进行效果更佳。

5.激素测定:通过检测激素六项(HCG、FSH、LH、雌二醇、睾酮及甲功等),了解卵巢功能及有无排卵。

6.宫腔镜检查:对于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需进行宫腔镜检查并行子宫内膜活检术确诊。

四、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策略

(一)治疗原则

1.止血:首要原则是迅速有效地止血,以防止出血过多导致的贫血和其他并发症。

2.调节周期:在止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月经周期,预防再次出血。

(二)治疗策略

1.药物治疗:止血以性激素为首选,常用的药物有:地屈孕酮片、黄体酮片或注射剂等孕激素类药物;单纯雌激素制剂;复方短效避孕药口服;以及一些特殊类型的药物。但具体选择哪种药物治疗,均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2.刮宫治疗:对于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可能需要进行刮宫治疗以去除异常组织。

3.输血治疗:在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时,需考虑输血治疗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4.手术治疗: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或恶性肿瘤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可考虑手术切除治疗。对于异位妊娠引起的出血,可使用药物保守治疗或在无生育要求的情况下进行附件切除术。

5.生活方式调整:在治疗期间,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及定期放松等。同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禁止同房以减少感染风险。

五、总结

异常子宫出血是女性健康不容忽视的警示信号,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从简单的内分泌失调到复杂的器质性病变。面对这一问题,女性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及时就医检查。通过科学的诊断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大多数异常子宫出血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女性健康,让生命之花在每一个女性身上绚丽绽放。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