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医学影像中的辐射风险与防护
2024-06-26 14:21:53
作者:蒋迎超
作者单位:德昌县中医医院

在现代医学的庞大体系中,医学影像技术如同一双透视眼,让医生得以窥视人体内部的奥秘,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依据。然而,正如古语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医学影像中使用的辐射虽然带来了诊断上的便利,但其潜在的辐射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医学影像中的辐射类型、潜在风险、防护措施以及新技术在降低辐射危害中的作用,以期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促进安全、高效地利用医学影像技术。

一、医学影像与辐射的联系

医学影像技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有辐射与无辐射成像。前者主要包括X射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医学成像(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而后者则涉及超声波、磁共振成像(MRI)等。其中,X射线和核医学成像是利用电离辐射实现影像获取,正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二、辐射的类型与影响

医学影像中主要涉及的辐射为电离辐射,它能够从原子或分子中移除电子,从而损伤生物组织。长期或大剂量的电离辐射暴露与癌症风险增加、遗传效应以及其他健康问题有关。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他们的细胞分裂更为活跃,辐射的潜在危害更大。

三、辐射风险的量化

辐射剂量通常用毫西弗(mSv)来衡量。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标准,自然背景辐射年平均约为2.4 mSv,而一次胸部X光检查大约为0.1 mSv,一次头部CT扫描则可能高达2 mSv。虽然单次检查的辐射剂量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频繁或不必要的检查累积起来就可能超过安全阈值。

四、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鉴于辐射风险的切实存在,采取一套全面而有效的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这囊括了以下几个核心方面:坚持正当性原则,确保每一项医学影像检查都严格基于明确的临床指征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保障患者安全。遵循最优化原则,在确保诊断精确度的同时,通过精细调整扫描参数、采纳低剂量成像协议等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再次,重视个人防护措施,为受检者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铅衣,尤其加强对甲状腺、生殖腺等辐射敏感部位的保护,减少潜在危害。强调专业培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医护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际操作技能,确保所有医疗程序均符合规范,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防范辐射风险,共同守护患者健康。

五、新技术的防护角色

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加速,医学影像领域迎来了一系列旨在降低辐射风险的创新技术,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其中,迭代重建技术利用先进的算法,有效处理低剂量CT扫描产生的数据,不仅显著增强了图像清晰度,还成功减轻了对高辐射剂量的依赖。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优化技术的融入,使得医学影像检查更加智能化,AI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体型和检查需求,自动调节扫描参数,个性化定制辐射剂量方案,进一步精细化管理辐射暴露。此外,双能量与光谱CT技术的出现,通过不同能量级别的X射线成像,不仅提升了诊断的精确性,还有效降低了以往对单一高剂量辐射照射的需求,实现了诊断效率与辐射防护的双重提升。而在无辐射成像技术方面,MRI和超声波技术的持续创新与进步,为医疗检查提供了更多安全无害的选择,尤其为孕妇、儿童等辐射敏感群体带来了福音,确保了在不影响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护了这些特殊群体的健康。这一系列技术的综合运用,标志着医学影像技术正朝着更安全、更精准、更个性化的方向迈进,为医疗保健的未来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六、结语

医学影像中的辐射风险虽存,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与不断的技术创新,我们完全有能力在保障诊断精确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面临的辐射风险。作为患者,了解自身的检查选项,积极参与决策过程,也是自我保护的关键。在这个信息时代,让我们携手共筑一道安全、有效的辐射防护墙,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健康与未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