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引起牙齿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等,而最为常见的当属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了。目前,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治疗主要是根管治疗,一说到根管治疗,很多人就“不干”了,根管治疗后我的牙齿不就没有牙神经了吗,坚决不做根管治疗。
要了解根管治疗那些事,先带大家认识一下我们牙齿的组成结构。都说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其实牙齿是“外刚内柔”的存在,表面看上去坚硬无比,其实内部是“空心”的,这种空心结构内部装着牙髓。牙齿从外到内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及牙髓等结构组成,其中牙髓是牙齿柔软脆弱之所在。牙髓是由各种细胞、神经及血管等组织构成的疏松结缔组织,存在于由牙本质包绕成的管腔——也就是根管内。就像人体内的心脏被周围坚硬的肋骨包围保护一样,牙髓是牙齿的“命脉”所在。当我们的牙髓遭到外界刺激,如细菌感染、不良环境刺激(如长期受到过高或过低温度刺激、不同金属冠的电流刺激、牙外伤的机械刺激、药物刺激)等就会发生炎症,称之为“牙髓炎”,当炎症进一步发展就到了根尖周成为“根尖周炎”,无论是牙髓炎还是根尖周炎,保留牙齿的治疗方法就是根管治疗。
什么是根管治疗呢?
根管治疗是一种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最有效的办法,主要是通过特殊工具及药物将牙齿内部感染物质清除干净并采取措施防止牙齿再次感染发炎。
根管治疗之后牙齿没有神经那不就是“死”牙齿了吗?能不杀死牙神经吗?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确实是死牙齿,但并不意味着这是根管治疗的错,真相且听我仔细道来:牙髓周围被坚硬的牙本质包围,与外界唯一的“通信密道”只有牙根最底部非常狭窄的根尖孔,直径通常仅有0.1~0.5mm,缺乏有效的血液侧支循环帮助牙髓抵御各种有害因素。因此一旦牙髓遭到细菌感染、不良环境的刺激,损伤一般都难以自行恢复,很容易就引发牙髓炎症或坏死。因此,即使不做根管治疗,长期受到刺激的牙髓也会变成死髓,也就是死牙齿,而我们的根管治疗也就是将感染或坏死的牙髓彻底清除而已。
根管治疗结束之后牙齿再也不会坏了吧?
根管治疗结束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居安思危”才是王道!口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环境,不仅有形形色色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牙齿清洁不干净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再次发生龋坏;我们每天还需要牙齿来咀嚼食物,咀嚼力量过大可能会让牙齿因“不堪重负”而崩裂。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都有可能使得做过根管治疗的牙齿再次受到感染,甚至是折裂致使牙齿无法保留,让根管治疗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因此根管治疗结束之后需要预防这些不良后果的发生,具体的预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比正常牙齿更脆弱一些,给牙齿装上新的“牙套”相当于我们日常骑行时带上安全头盔,可保护剩余脆弱的牙齿,预防牙冠部折裂及再次感染,延长牙齿使用寿命;
2.勿咀嚼过硬食物:正常牙齿咀嚼过硬食物(如骨头、鸡爪、坚果等)时也存在发生牙隐裂甚至折断的风险,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较正常牙齿脆弱,更无法承受过大的咀嚼力量,所以更需要注意避免咀嚼过硬食物;
3.注重口腔卫生:良好口腔环境的维护是防止牙齿再次发生龋坏的重要保障。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等清洁工具,养成餐后漱口、清洁牙缝的好习惯。除了做好口腔卫生的清洁之外,定期复查(3、6、12、24个月)也十分必要,如果出现不适需要及时就诊。
经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之后,大家对根管治疗的“误会”是不是就解除了?当然,并不是牙齿一出现问题就需要根管治疗,只要炎症没有侵犯到牙髓就不需要根管治疗。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如果发现口腔问题,早治疗,才能预防牙髓的损伤,进而保留健康的牙神经。让健康口腔相伴一生,才能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