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小儿手足口病:认识与防护
2024-03-12 16:11:01
作者:王亚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云峰妇产医院  儿科

引言:手足口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儿童的健康。尤其是在春夏季节,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湿度的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家长和社会各界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一、认识手足口病

1.定义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这些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消化道途径进入人体,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2.病因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目前已知的有20多种型别,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这些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且能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增加了传播的风险。

3.流行特点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但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7月,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在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该疾病在人群中的普遍易感性较高,但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其是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二、症状表现

1.一般症状

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初期常表现为发热,体温多为37.5~38.5℃,很少超过39℃,热程可持续2~3天。同时,患儿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2.典型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的手、足、口腔等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皮疹和疱疹。这些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好发于手掌、足底、臀部及躯干等部位,表现为稀疏散在的斑丘疹或疱疹,直径约为0.2~0.5厘米,有轻度痒感。口腔内的疱疹则多位于舌头、两颊内侧等黏膜部位,表现为充血性红色疹或疱疹,部分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导致患儿疼痛难忍、吞咽困难及流涎。

3.重症症状

少数患儿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出现持续高热、四肢发冷、精神萎靡、四肢颤抖抽搐等重症症状。这些患儿可能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其中,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病例尤为严重,病死率可达10%-2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典型的皮疹和疱疹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医生还会询问患儿的接触史和疫区旅行史等流行病学信息。实验室检查方面,可以通过咽拭子、粪便或疱疹液等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或病毒分离培养来确诊。

2.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的症状与其他一些疾病存在相似之处,如疱疹性咽峡炎、水痘等。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咽部疱疹和发热等症状,但手足部位无皮疹;水痘则全身皮肤均可出现疱疹,且伴有明显的瘙痒感。

四、治疗与护理

1.一般治疗

对于大多数轻症患儿来说,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1~2周,可自愈。因此,一般治疗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患儿应留在家中隔离休息,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防交叉感染。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定期开窗通风。

2.对症治疗

针对患儿的不同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控制高热、饮食清淡、多饮水以补充体液等。口腔护理方面,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对于疱疹破溃形成的溃疡面,可使用康复新液等促进愈合的药物进行治疗。皮肤护理方面,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破皮疹导致感染。

3.药物治疗

对于重症患儿或并发症患儿来说,需要采用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发展。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清热解毒中草药(如板蓝根、金银花等)以及对症支持治疗药物(如退热剂、抗生素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直接杀灭手足口病病毒,因此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4.特色治疗

除了上述常规治疗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特色治疗方法来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如使用康复新液进行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使用蒙脱石散使溃疡面保持干燥;采用小儿推拿技术缓解患儿身体不适等。这些特色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患儿的痛苦和促进病情的恢复。

五、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

接种EV71疫苗是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该疫苗能有效降低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发病率、重症率和死亡率,但并不能100%预防所有类型的手足口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在知情、自费、自愿的基础上选择接种。

2.勤洗手

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尤其是儿童,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一定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达到杀菌的作用。家长及看护人员在接触儿童前、替儿童更换尿布、处理儿童粪便及呼吸道分泌物后也要及时清洗双手。

3.多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带或少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室内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勤清洁

孩子经常接触的家具、玩具要每周清洁;尿布、衣物经常换洗与晾晒。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孩子的餐具、玩具等也要定期消毒。

5.勤锻炼

鼓励孩子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定期锻炼有助于身体内的组织输送氧气和营养,提高心脏、血管的血液循环效率。

6.避免接触患儿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让孩子与患儿接触,如接吻、拥抱等,从而避免交叉感染。

六、结语

手足口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但通过科学的认识和有效的防护措施,我们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病率和重症率。家长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