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比较常见,和药物性质和个人体质存在联系,若运用完药物以后发生皮肤瘙痒、发红、丘疹等症状,疑似为过敏,那么建议不要再服用此类药物。药物过敏好发于敏感体质的患者,仅是服用正常量的药物,身体便出现了特殊反应,轻者是皮肤瘙痒、发热、恶心呕吐,重症甚至休克,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对此,掌握药物过敏的急救处理方法特别关键,这样万一你自己或者是身边他人出现了药物过敏反应,可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处理,请大家仔细阅读接下来的文章。
药物过敏的病因
1.遗传因素:有许多研究表明,药物过敏和遗传因素相关,比如HLA基因型和多数的重症药疹存在关联,因此若患者为高风险的HLA基因型,要避免使用阿巴卡韦、卡马西平等药物。
2.为特异性体质:药物过敏好发于特异性体质的患者当中,对于存在过敏史的患者,他们出现药物过敏的概率,要高于无过敏史的患者。
3.药物属性:使用小分子药物,药物中的代谢产物和赋形剂等,会进入到人体之中,以此导致机体出现免疫反应,形成特异性抗体或者还是致敏淋巴细胞,再次运用此类药物时,极易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出现,和药物使用途径、频率以及时间存在些许联系。
4.机体状态:若患者处在一个患病状态下,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的风险增高,如患上巨细胞病毒感染、EB病毒或者是存在免疫缺陷性疾病时,增加了药物过敏的概率。
药物过敏的急救处理方法
1.出现药物过敏反应以后,需要先暂停运用的过敏原药物,并就地平躺,将过敏人员的衣领松开,维持呼吸道的顺畅,并做好有关的保暖措施。
2.如果家中有中医针灸设备,可针刺患者的足三里、人中、曲池等穴位。
3.过敏较轻的患者,可使用抗组胺类药物、钙剂或者是维生素C,对于过敏十分严重的患者,可额外使用糖皮质激素,并联系120将患者送到医院急救。
4.患者要多喝水,促进机体内药物的排泄。
5.若患者已经出现了心搏骤停的表现,立刻展开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心肺复苏抢救。
6.若患者已经出现了全身性水肿或者是荨麻疹的症状表现,可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提供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或者扑尔敏等药物。
7.要对患者的体温、血压、肾功能和呼吸功能进行监测,如果异常要立刻进行急救。叮嘱患者日常多休息,不要下床走动,维持营养的均衡,防止出现继发感染。
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处理对策
对于因药物过敏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的患者,急救处理措施如下。
首先,第一时间处理药物过敏,将致敏药物输入暂停。接下来,使用救命针,即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运用肾上腺素,必要时可每间隔五到十分钟使用一次,并肌肉注射抗过敏药物苯海拉明或者是异丙嗪。
其次,为患者建立起静脉通道,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首次处理时运用地塞米松,将其和葡萄糖混合,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之后把地塞米松添加到葡萄糖中静脉注射。
此外,要注重纠正患者的缺氧表现,提供氧气,氧流量一般设定为一分钟4到6L,维持患者呼吸的顺畅。如果患者已经存在支气管显著痉挛表现,要使用氨茶碱,将其添加到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之后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对于存在呼吸困难表现的患者,可运用洛贝林或者是可拉明。
最后,要快速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推荐林格液,若机体需要还需建立起第二条输液通道。输液速度要适宜,且输液量不可过多,防止增加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的风险。
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急救处理后,如果过敏性休克患者仍然血压较低,便可运用血管活性药物,并时刻监测患者的血压,依照血压完成对滴注速度的调整。
相信通过上面文章的阅读,大家已经掌握了药物过敏的急救处理方法,积累了较多的疾病知识、护理知识,药物过敏可轻可重,如果干预不及时,很容易导致休克的出现,此时也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此,一定要了解药物过敏人员是否为过敏体质、对药物是否过敏。在药物过敏发生后,也不要过于紧张,做好急救处理,并将患者送医,确保患者可得到快速、合理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