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产后出血可以预防吗
2024-07-02 16:01:29
作者:蒋晶
作者单位:达州市达川区大树镇中心卫生院
产后出血是临床常见问题,严重时危及生命。全球急需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需创新策略。药物与细胞治疗为预防提供新可能。深入了解病理机制才能有效对抗。需多领域合作,综合知识与技术,保障产妇健康。

产后出血的概念和流行病学

产后出血是指在分娩后二十四小时至六周内发生的、过多的阴道出血。这被视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妇女中,母亲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每四分钟就有一名女性由于产后出血而失去生命。另一方面,如果产后出血发生在分娩后的24小时内,这被定义为早期产后出血;如果出血发生在分娩后的24小时至六周内,在医学上这被称为晚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严重度能够从轻度出血至重度出血呈现不同的临床病症,对于所有的分娩女性而言,都是一种潜在威胁。了解产后出血的概念和流行病学信息有助于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并尽可能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产后出血的病理机制

产后出血的病理机制主要与子宫颈或下段切口不全扩张、分娩时子宫过度牵拉、产妇体质、胎儿过大等因素有关。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过度扩张,导致分娩后子宫无法有效收缩,造成产后出血。色斑妊娠、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等都可能对子宫产生超额负荷,使其过度牵拉,影响子宫收缩。另外,分娩时的挤压和小产切口也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分娩切口处的血管无法得到良好的收缩,常常引发大量出血。产妇体质亦是产后出血的重要风险因素,如凝血功能障碍、炎症等均可能影响产后止血。总的来说,产房出血的病理机制复杂,涉及生理、生化和免疫学等多个层面。

药物干预等

药物干预是预防产后出血不可或缺的一环。药物选择的主旨在于,促进子宫收缩,减少血液矢量。药物干预通常应用在分娩后阶段,被广泛认为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初级策略。关键药物如: 催产素,是最常用来促使子宫收缩的药物,使用全身喷射或缓慢静脉内给药的方式。米索前列醇,是口服或子宫内使用的,能引发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它比催产素副作用少,是处理出血量多、打算保留子宫的孕妇的考虑的药物。另外,还有宫缩素等同样很常用的药物。传统药物以各自的优点,在防止产后出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任何药物的使用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预防产后出血的新颖策略

在预防产后出血的新颖策略中,透明质酸的利用凸显了其重要性。透明质酸是一种自然存在于身体里的物质,它主要功能是为软组织提供保护和润滑,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它还可以有效防止产后出血。透明质酸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限制了血液在血管周围的扩散,能够防止产后大量出血。

另外,临床也在探索早期的宫颈装填术,该术法能有效预防早期产后出血。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可以在早期引导宫颈走向正常生产轨迹,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

新型止血药物如法莫司汀的研究也给了预防产后出血新的可能。法莫司汀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出血的发生。这类药物将在产后出血的预防中发挥重要角色。

这些新颖策略均有助于提高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提升孕产妇的健康状况。细胞治疗等

细胞治疗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可以帮助防止产后出血。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和脐带血干细胞具有治疗潜力。它们可以改善母体的血液状况,促进治疗特殊疾病。尽管细胞治疗仍在研发阶段,但带来的研究推动为预防产后出血提供了新的方向。

结束语

产后出血是威胁女性生命的严重疾病,需要重视。理解病因,采取有效药物干预和预防策略,以及探索新技术如细胞治疗,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保护女性健康。预防胜于治疗,对产后出血等严重疾病,不容忽视。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