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浑身是宝!祛湿能手茯苓的“科普小知识”你知道吗
2024-07-02 16:06:38
作者:杨璐萍
作者单位:雅安市中医医院
茯苓别看外表不起眼,但它全身都是宝,被称为“祛湿能手”,很多中药典籍当中都记载有茯苓祛湿的方法,但使用茯苓的时候也有很多注意事项,我们需要了解和知道!

1、湿气的产生和危害有哪些?

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如经常吃寒凉的食物、喝冷饮等,熬夜,饮酒、工作压力大)、不良情绪、长期处于湿冷环境下(不出汗,水湿)及某些疾病都可能导致我们体内湿气重。而湿气被称为“万病之源”,如引起气滞血瘀,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女性湿气重,更容易引起痛经、月经失调、白带异常及其他一些妇科病;引起脾胃虚弱,日常更容易出现四肢沉重、乏力、食欲不振的情况;影响正常循环代谢,导致长痘、上火、毛孔粗大;减弱脂肪燃烧,导致“喝口凉水都长肉”;引起排便不畅、异味重等等。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掌握一些调理体内湿气重的方法,尤其是夏天的时候。

2、茯苓,祛湿能手

茯苓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具有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健脾等功效,很多中药典籍当中都有相关的记载。利用茯苓祛除体内的湿气,既可以搭配其他一些中药使用,也可以搭配一些食材使用,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

(1)中药配伍。相关研究表明,如果自身出现了脾胃气虚、食欲不振、便溏等症状,可以将茯苓和黄芪一起使用,能起到健脾利水的功效;对于脾虚阳虚、小便不利的患者而言,可以将茯苓和附子一起使用,起到温阳利水的功效;将茯苓和泽泻、猪苓一起搭配使用,也能够起到利水渗湿和健脾胃的功效;茯苓和半夏一起搭配使用,可以起到健脾利水和燥湿化痰的功效;对于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神情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患者而言,将茯苓和白术一起搭配使用可以健脾利水,起到改善相关症状的作用。

(2)食疗。在很多养生药膳当中也会放一些茯苓,主要是因为茯苓性味甘淡平,既能使其功效良好发挥,也不会太寒凉、不会热气上火、不会对汤的味道造成大的影响。例如,山药茯苓芡实粥是一款很适合夏季食用的粥品,将茯苓和山药、芡实搭配起来,可以使祛湿的力度更大,还能够将这些食物当中的精微之物更好地收涩于人体内,促进营养吸收;将牛骨和茯苓、山药一起熬煮成茯苓牛骨汤,具有一定的补肾利尿功效;将鱼肉、茯苓粉、荸荠粉制作成茯苓鱼丸,具有一定的利湿化痰功效,体虚气短、小便不利、失眠多梦的患者群体可以适量使用;将川贝母、梨、茯苓、冰糖等熬煮成茯苓贝梨食用,具有一定的清热润肺和生津止咳功效;将枸杞子、茯苓研制成粗末,加入红茶泡制成枸杞茯苓茶饮用,具有一定的健脾益肾和利尿通淋功效,少尿、尿痛的患者群体可以日常将它代茶饮用,每日喝2次左右。

3、茯苓虽好,使用中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

尽管茯苓可以四时食用,药性十分平和,但在使用茯苓的时候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了解和知道。

(1)由于茯苓的主要功效之一在于利水渗湿,孕妇在使用茯苓的时候要慎之又慎,容易引起流产,也可能导致出现妊娠毒血症等疾病。

(2)阴虚火旺、口干舌燥的患者群体不适宜食用,这类患者群体过多食用茯苓,反而会导致体内湿气增加,甚至出现腹泻、水肿等不良反应。

(3)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精的患者群体要谨慎使用。

(4)严重体寒的患者群体应该避免食用茯苓,吃多了容易导致寒气不断加重,甚至威胁身体健康。

(5)纯粹阴血亏虚,脾胃不虚,体内也没有半点湿气的群体要谨慎使用茯苓。

(6)由于茯苓不太溶于水,在使用的时候最好将其打成粉末状吃下去,如熬制成粥、制作成各种糕点等,从而使药效更好地发挥。

综上所述,湿气重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甚至有“十人九湿”的说法,人们在祛湿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茯苓在祛湿健脾方面的功效特别好,主动了解和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对症祛湿。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