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护理
1.饮食准备:一般从术前2~3天可以开始,建议无特殊禁忌的患者以米粥、软烂面条、牛奶、豆浆、蛋羹为主,或按医嘱服用安素等肠内营养剂。避免辛辣刺激坚硬食物,忌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豆芽等。手术前1~2天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前一天晚餐以各种汤类为主,晚上十点后不要食用任何东西,十二点后不要饮水。以防麻醉或术中呕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肠道准备:结直肠中含有大量粪便和肠道细菌,容易造成术中污染和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因此除了术前开始控制饮食外,还需要清洗肠道。根据病情,术前需要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泻药或使用清洁洗肠的方式排空肠道。
3.生理准备:术前两周戒烟酒,学习深呼吸、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肺功能锻炼。手术前,可进行爬楼梯运动、从耐受的最小量开始,速度不宜过快,循序渐进,可帮助提高肺活量。术前一晚沐浴,剪除腹部、阴部毛发,清洗肚脐眼,去除身上所有饰品及金属制品。剪短指甲,女士长发可扎低双马尾辫,男士需刮除胡须。
术后护理
1.术后早期活动:(1)术后6h后: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这是为了避免呕吐引起窒息。术后6h生命体征平稳且患者能适应后即可取低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患者卧床期间,适当左右翻身、活动四肢,如握拳、抬腿、踝泵运动等,以防长时间的不活动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避免骶尾部皮肤长时间受压。(2)术后1~2天后:经医护人员评估后,可开始下床活动,活动时遵循“坐-站-走”的下床三部曲,避免发生跌倒等意外。术后首次活动量不超过100米,第二天可增加至200米,第三天300米。循序渐进下床活动,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病情而循序渐进地完成,以不感到疲倦为宜,切忌疲劳作战。(3)活动注意事项: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各引流管路妥善保护,避免牵拉。出现头晕、气促、心动过速、心悸和大汗等状况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少尿潴留,预防术后肠粘连、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
2.术后饮食:术后咀嚼口香糖3次/天,每次约3~5分钟,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胃肠蠕动。肛门/造口袋排气(放屁)后可告知医护人员并评估后方可进食清流质(如清水、米汤),进食时细嚼慢咽,少量多餐。进食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少量多餐,细嚼慢咽,进食后如有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立即停止进食,并告知医生或护理人员。
3.功能锻炼:术后第1天,翻身1次/2小时,在床上做抬臀运动和曲膝运动,5~10个/次,2~4次/天,若患者体力允许,可在床上坐起。术后第2天,在床上做抬臀运动和曲膝运动,10~20个/次,5~10次/天,若患者体力允许,可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尽早下床活动,活动范围在病房内。术后第3天至出院,下床活动,早晚各1次,活动范围可扩大至病区走廊。原则:活动一定要有陪护陪伴, 活动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原则,若有心慌、胸闷、气促、头晕等不适,应先停止活动,卧床休息,不能缓解及时告知医生或护士。
4.预防肺部感染:手术前后,患者都需要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掌握并使用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以预防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促进痰液排出,预防痰液堵塞,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术后肺复张。应尽量自主咳嗽,咳嗽时,患者或家属双手放至切口两侧,由伤口两边向中间挤压,防止咳嗽时因腹部压力增大引起切口裂开。协助患者床上坐起,练习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对于痰多不易咳出者请家属协助患者扣背排痰(手握空心状,从下至上,从外向内叩击背部)。
5.管道护理:术后为了预防尿潴留、腹盆腔积液积聚不能引流、吻合口瘘的及时发现及处理,术中通常会留置相应的引流管。术后早期,引流管内可能会有少量淡红色液体流出,为正常现象,请不要紧张。如果有疑问可以及时联系医生或者护士。若在带有引流管的情况下,患者翻身和下床活动时,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反折、滑脱,不要让引流袋的高度高于引流管口的高度,防止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