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冠心病患者如何预防疾病进展?
2024-07-05 14:05:36
作者:张学超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张庄卫生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并且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对人们健康威胁的第一大疾病。而对冠心病患者来说,做好疾病进展的预防非常关键,本文就对此详细介绍冠心病患者日常如何做好有效的预防。

一、生活方式的调整

1.饮食管理

冠心病患者日常做好饮食管理,对稳定控制冠心病的发展非常关键。饮食中要以低糖、低盐、低脂、低热量为主,同时还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及植物纤维素的食物。具体来看,在减少盐分摄入时,每日食盐的摄入量要在6克以下;避免吃一些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或肥肉等;通过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等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另外可以多吃鱼类,这是由于其有着丰富的优质蛋白及不饱和脂肪酸,对胆固醇的降低有利,也能预防动脉硬化。

2.戒烟限酒

吸烟是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对冠心病来说也是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戒烟可以让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得以显著降低,同时冠心病患者也要避免在二手烟的环境中暴露。而少量饮酒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如果长期饮酒会导致血管狭窄及动脉硬化,因此要限制每天酒精的摄入量,尽量少喝酒。

3.适量运动

每天坚持适量运动有利于血液循环的改善,让血压及胆固醇水平下降,并促进脂肪燃烧,减轻体重,以此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因此冠心病患者更应养成每日适量运动的习惯,每次运动在30~60分钟左右,选择相对平缓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或者游泳等,避免进行一些剧烈的运动,以免出现心肌缺血。运动建议在餐后一小时进行,这样不仅能保障安全,也能达到较好的运动效果。

4.控制体重

超重及肥胖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冠心病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让体重保持在相对理想的范围内。如果体重超重或者肥胖,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因此通过合理的饮食及运动等方式,控制体重,才能更好地控制冠心病的进一步发展。

5.保持良好的睡眠及心态

睡眠质量对我们的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近些年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睡眠。而冠心病患者需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睡眠时间在6~8小时,避免睡眠时间过短或者过长。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出现如情绪激动、紧张等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有利于病情的稳定。

二、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抑制,避免形成血栓,从而预防心肌梗死等一些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患者应坚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并对相关治疗定期检测,以此稳定病情。

2.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具有稳定板块、调节血脂的功效,对胆固醇水平的降低及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破裂比较有效。常见的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等,患者通过长期坚持服用此类药物,并根据血脂水平对剂量调整,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3.抗心绞痛药物

如果冠心病患者属于心绞痛型,应选择服用抗心绞痛药物,以此缓解心绞痛症状并改善心肌供血。常见的抗心绞痛药物有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等。但是这类药物要严格根据医嘱使用,并注意观察避免出现低血压等一些不良反应。

4.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药物

冠心病患者往往还会伴随高血压或糖尿病,这些都是冠心病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素,因此要服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降压、降糖药物,可以让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得到控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但这些药物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定期对身体相关治疗进行检查,以便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更好的稳定病情。

总之,虽然冠心病对患者的影响很大,但可以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及药物治疗来预防疾病的进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因此冠心病患者做好日常的疾病预防很重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