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HPV?
人乳头瘤病毒(HPV)为球形DNA病毒,可导致人体皮肤黏膜上皮增生。HPV主要通过性生活或密切接触传播。据相关调查显示:80%以上女性在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HPV感染,且90%以上HPV感染可在2年内自然恢复,不足1%患者可发展为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
目前已经明确的HPV有百余种类型,根据其有无致癌性可分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根据WHO和IARC,我国将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定义为高危型,其中以HPV16、18诱发癌变的可能性最高。
2、二价、四价、九价疫苗的“价”是什么意思?
当前,世界范围内已获批的HPV疫苗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二价疫苗、四价疫苗、九价疫苗。这三种疫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防止16和18型病毒导致的宫颈癌;都要接种3针(3次,每次1针),通常6个月就能打完。各“价”型疫苗的最大差别是抗病毒的种类、数量和保护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价”越高,越有能耐,也就越昂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国妇女HPV感染率呈现出明显的“双峰”型,15~24岁为第一次高峰期,40~44岁为第二次。首次性行为前注射宫颈癌疫苗是最有效的,其次是在发病高峰期前注射。
(1)二价疫苗:适合女性接种,主要是针对16和18两型病毒诱发的宫颈癌,有70%的概率预防宫颈癌。
(2)四价疫苗:针对6、11、16、18四种类型的病毒,可以防止70%的宫颈癌,也可以防止90%的尖锐湿疣,男女都可以接种。
(3)九价疫苗:可预防9型病毒(6、11、16、18、31、33、45、52、58)引起的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阴道癌、肛门癌和尖锐湿疣,男女均可接种。
3、哪些人不适合打宫颈癌疫苗?
(1)易过敏人群:对于HPV疫苗中含有的蛋白质、酵母等成分,以及对前剂疫苗本身有较大过敏反应的人群,都不能进行HPV疫苗的注射。
(2)孕妇和备孕妇女:若此类女性接种宫颈癌疫苗,会对胎儿的心脏、肝脏等器官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在备孕的时候是不可以接种宫颈癌疫苗的。母乳喂养期间最好不要接种宫颈癌疫苗。可以在母乳喂养后进行接种。
(3)有子宫癌前期病变患者不适合接种宫颈癌疫苗。另外,在接种宫颈癌时要避免感冒、发烧等患病时期,避免不良影响。
4、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宫颈癌?
(1)接种疫苗:宫颈癌是一种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也是唯一一类发病机制清楚、能用疫苗防治的癌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尽早接种疫苗。
(2)增强免疫力:每日进行适度身体运动,且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min。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心情,全面提升免疫力。
(3)安全防护:在性生活的过程中,一定要全程佩戴安全套。
(4)戒烟:长期吸烟与HPV病毒的感染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了宫颈癌的发病危险。HPV持续感染的女性,建议最好主动戒烟。
(5)治疗下生殖道炎症:相关研究表明,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下生殖道的炎症是导致HPV病毒持续感染和癌变的主要原因。如果发现阴道分泌物异常、异味以及外阴瘙痒等情况,一定要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为自己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殖道环境,这样身体才能更好地“打败”HPV病毒。
(6)保持私处清洁:平时要注意保持外阴部位的干净,尽量不要穿紧身、不透气的衣服,避免让HPV潜伏。在同房前后,一定要做好私处的清洁卫生工作,以降低HPV进入宫颈的概率。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使用不洁的公用厕所、公共场所的床单、浴巾等,尽量降低HPV的直接传播概率。
小结:宫颈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作为一种可预防的癌症,建议广大女性朋友们根据自身情况尽早接种合适的疫苗,远离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