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肾炎患者何时需要开始透析?
2024-07-03 10:59:12
作者:滕海叶
作者单位:横州晨净血液透析中心
在生命的舞台上,肾脏如同一位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辛勤地为我们的身体过滤代谢废物、调节电解质平衡和维持体液稳定。然而,当肾炎这个“不速之客”悄然来袭,肾脏的功能可能会逐渐受损。此时,一个关键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肾炎患者何时需要开始透析?

一、透析——肾脏的“紧急救援”

透析在医学上也被称为血液净化,可通过仪器对血液内的毒素进行净化。血液净化主要是利用透析机将体内血液引流出,然后通过特制的装置,将血液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净化,去除有害杂质,从而达到维持各机能正常工作的目的。透析主要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 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透析器这个特殊的过滤装置,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 腹膜透析则是利用患者自身的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使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进入透析液,然后排出体外。 透析就像是肾脏功能严重不足时的“紧急救援部队”,它能够帮助身体清除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身体的基本运转。当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持续低于 15ml/min/1.73m²时,这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想象一下,肾脏的过滤功能就像一个筛子,正常情况下能够有效地筛选出有害物质,但当这个筛子的孔隙变得过于狭窄,过滤效果大打折扣,体内的毒素就会开始堆积。此时,身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水肿、皮肤瘙痒等。这些症状就像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告诉我们肾脏已经难以独自承担其重任,透析可能成为必要的选择。

二、关键指标的“警报”

除了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和尿素氮这两个指标也是判断是否需要透析的重要依据。血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正常情况下肾脏能够将其排出体外。但当肾脏功能受损,血肌酐水平会持续升高。如果血肌酐水平超过 707μmol/L,这意味着肾脏的排毒能力已经严重下降。

尿素氮则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当尿素氮超过 28.6mmol/L 时,也提示肾脏的工作出现了严重问题。同时,如果伴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心力衰竭、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就像是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透析就像是拆除炸弹的关键工具,能够及时帮助身体排除这些危险。

三、身体症状的“暗示”

1.身体的症状也是判断是否需要透析的重要线索。比如,呼吸困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当体内水分潴留过多,心肺的负担会急剧加重,导致呼吸困难。这就好比给心肺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使其无法正常工作。

2.严重的贫血也是一个重要的提示。肾脏不仅负责排泄,还参与了激素的分泌,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于红细胞的生成至关重要。当肾脏功能受损,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就会导致贫血。如果经过药物治疗仍无法改善贫血状况,透析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3.频繁发作的骨痛、关节痛也可能是肾脏无法正常调节体内矿物质和激素平衡的表现。肾脏功能失常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影响骨骼健康。

四、急性肾损伤的“危机”

急性肾损伤是肾炎患者可能面临的一个突发危机。如果因为感染、药物中毒、严重的脱水等诱因,导致肾脏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情况,体内的代谢废物会迅速堆积。这时,及时进行透析能够为肾脏的恢复争取宝贵的时间,避免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五、综合考量的“决策艺术”

然而,决定是否开始透析并非仅仅取决于上述的指标和症状。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年龄、合并的其他疾病等因素都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1.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早期进行透析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为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创造有利条件。而对于年老体弱、合并多种严重疾病的患者,透析可能带来更多的风险,医生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透析的时机和方式。

2.患者和家属的意愿也至关重要。医生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详细解释透析的必要性、可能的风险和预期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和家属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病情,从而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明智选择。

亲爱的朋友,通过对“肾炎患者何时需要开始透析”的探讨,相信您对这一重要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记住,这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综合考量的结果。愿您能将这些知识牢记于心,在需要时做出明智抉择,为肾炎患者的健康之路点亮希望之光!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