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无痛胃镜二三事
2023-12-22 11:22:19
作者:覃玲玲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
胃镜检查是诊断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方法,但是,曾做过胃镜的人常常会有一些痛苦难忘的记忆,望“胃镜生畏”、谈“胃镜色变”,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无痛胃镜的开展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无痛胃镜检查简介

无痛胃镜是一种无痛、无创的消化道检查技术。通过使用麻醉药物,使病人在浅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无痛胃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消化道疾病。

无痛胃镜优点

1.舒适度高: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病人处于睡眠状态,没有疼痛感和不适感,减少了病人的恐惧和焦虑,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2.诊断准确率高:无痛胃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内部的病变,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消化道疾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同时,由于病人没有不适感,检查过程中不会有燥动,有利于电子胃镜的精确检查。

3.可以进行微创伤治疗:在病人无痛条件下应用电子胃镜,对消化道出血、息肉、溃疡狭窄还可以进行多项微创治疗,让患者免于手术开刀之苦。

4.安全性高: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很小,安全性高,一般不会有副作用。

无痛胃镜适应症

无痛胃镜适用于以下人群:

1.有消化道症状,如胃痛、胃胀、反酸、烧心等;

2.有上消化道疾病的病史,需要定期复查;

3.需要进行胃、食管、十二指肠等部位的病变活检;

4.需要了解消化道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

无痛胃镜禁忌症

无痛胃镜不适用于以下人群:

1.对麻醉药物过敏;

2.患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4.女性月经期;

5.近期内有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消化道疾病。

无痛胃镜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无痛胃镜检查前的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禁食:在检查前至少要空腹8小时以上,以免食物在胃内影响观察。如果是当日上午检查,前一日晚餐后要禁食,当日免早餐;如果是当日下午检查,早餐可吃清淡的半流质食物,中午禁食。重症及体质虚弱禁食后体力难以支持者,检查前应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2.停用抗凝药物:在检查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5-7天,以免影响凝血功能。

3.告知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在检查前需要如实向医生反映是否有某些疾病或药物过敏史等,以免在做胃镜时引发身体不适。

4.禁止吸烟:在检查前一天禁止吸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插管。禁烟还可减少胃酸分泌,便于医生观察。

5.特殊人群准备:对于长期服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者,需要向医生说明情况,以便医生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同时,对于患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准备。

6.其他注意事项:在检查前,病人需要先排空膀胱,配合医生摆好体位。同时,病人需要放松心情,不要紧张,配合医生进行检查。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无痛胃镜检查前的一般准备事项,具体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在检查前,病人需要向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病史,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准备。

无痛胃镜检查方法

无痛胃镜检查方法如下:

1.病人在检查前需要禁食8小时,以保证胃内完全排空,防止误吸。如有特殊情况,如胃潴留、幽门梗阻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

2.医生会对病人进行心电图、血压心跳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测,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

3.麻醉师对病人进行麻醉前评估,了解病人有无麻醉过敏史等。同时,麻醉师会向病人详细介绍麻醉过程及注意事项。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4.患者取左侧卧位,护士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及吸氧后,麻醉师静脉推注适量麻醉药物待患者熟睡后开始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内镜医生会详细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发现可疑病变取活检进行病理组织检查。检查过程中会根据需要调整胃镜的角度和位置,确保观察全面。

无痛胃镜检查后注意事项

无痛胃镜检查完毕,待完全清醒后在家人陪同下方可离开。检查当日不能驾驶车辆或搭乘两轮车及高空作业等以免发生危险。常规2小时后即可进食,当日以清淡半流质饮食为宜。避免生冷,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有剧烈呕吐,腹胀、腹痛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