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俯卧位通气?
俯卧位通气指的是患者俯卧位(趴着)使用呼吸机来辅助呼吸,是一种针对重度缺氧和呼吸衰竭的有效干预方法。当患者肺部有显著病变时,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平躺时肺部受损最为严重。俯卧位通过身体位置的变化,借助重力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前胸部的血流量以及背部的通气量。因此,对于那些难以用常规治疗或者是效果不佳的患者,俯卧位通气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二、俯卧位通气的方式?
临床上常用的俯卧位通气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清醒俯卧位,另一种是经典俯卧位。清醒俯卧位是指患者在使用高流量吸氧、鼻吸氧、经面罩接无创呼吸机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进行俯卧位通气;经典俯卧位指的是经过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或体外膜肺氧合的患者,这类患者通常病情严重,部分处于昏迷状态,需要在ICU进行俯卧位通气。
三、俯卧位通气如何操作?
在进行俯卧位通气之前,需要对患者做详细的检查,只有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使用俯卧位通气。在操作之前,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的宣教工作,将治疗效果以及注意事项告知。医生、护士相互配合,将患者翻转到俯卧的姿势,将面部朝向一侧,这样才能避免阻塞口鼻或者压迫到气管插管。当患者改为俯卧位时,应立刻进行血压、心率、呼吸及氧饱和度的监测,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胃肠功能的耐受度,观察有没有腹胀、呕吐等症状,防止误吸。俯卧位不能耐受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左侧、右侧卧位等通气方法。采用经典俯卧位通气方式的患者,通常需要使用适当的镇静镇痛肌松药,否则患者可能会产生急躁情绪,不能配合治疗。
四、俯卧位通气一天要持续多久?
俯卧位通气的时间要视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耐受度来决定。ICU重症患者俯卧位时间建议不小于12小时,如果患者在接受俯卧位通气后,病情有所好转,则应该尽量延长治疗时间,但如果有严重的并发症,则应该马上停止俯卧位通气。
五、在什么条件下不适合进行俯卧位通气?
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俯卧位通气,主要有下列禁忌证:
(1)患者有面部创伤、烧伤、骨盆骨折等。
(2)有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频繁发作。
(3)中晚期妊娠妇女。
(4)过度肥胖。
(5)近期腹部外伤、严重的腹内压增高或刚进行完腹部手术治疗。
(6)颅脑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
(7)相关部位有较大的压力性损伤。
(8)颈椎、脊柱不稳定性骨折。
(9)新发的深静脉血栓。
六、在俯卧位通气时应该注意什么?
(1)俯卧位前2小时暂停肠内营养,回抽胃内容物,或者置入鼻空肠管。
(2)俯卧位之前,需把痰液清除干净,并密切观察口鼻腔咽部分泌物量。
(3)受压部位外贴减压泡沫敷料,电极片移至肩臂部,妥善固定管道,防止压迫皮肤。
(4)记录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七、何时可以终止俯卧位通气?
通过俯卧位通气,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即可终止俯卧位通气。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俯卧位通气期间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患者经过俯卧位通气后,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通过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降低超过20%,或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逐渐升高;患者出现血压不稳、心搏骤停、导管移位等情况。
结语:
总而言之,俯卧位通气有很多的优点,不过操作过程难度较大,目前在临床上,主要是依靠徒手翻身进行俯卧位通气。在进行俯卧位通气前,必须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组织有经验的团队配合,确保操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