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脆弱的骨架:骨质疏松与骨折风险
2024-07-05 11:41:28
作者:韦胤
作者单位:桂平市中医医院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正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及其所带来的骨折风险日益凸显,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医疗体系构成了严峻挑战。深入探讨骨质疏松的成因、预防与治疗策略,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建议,以期为公众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共同构建更健康的骨骼未来。

一、骨质疏松的成因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骨骼逐渐老化,骨密度降低,骨质流失加速,这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速度会进一步加快,从而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二)性别与遗传因素

性别对骨质疏松有明显影响,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病,特别是绝经后女性。遗传因素也起重要作用,有家族史的人更易患骨质疏松,这与遗传导致的骨骼结构差异或代谢特点有关。

(三)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水平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例如雌激素、睾酮等性激素的不足,会影响骨骼的新陈代谢,加速骨质流失。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激素也参与调节钙磷平衡,其水平异常同样导致骨质疏松。

(四)不良生活习惯

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过度节食或偏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均可导致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素,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进而影响骨骼健康。吸烟和过量饮酒也会对骨骼造成损害,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五)疾病与药物因素

某些慢性疾病如风湿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等药物,都干扰骨骼的正常代谢,导致骨质流失或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二、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一)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的预防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进行适量运动,特别是承重运动,以增强骨骼的负荷能力;同时,戒烟限酒也有助于减少对骨骼的潜在损害。

(二)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增强骨骼强度。对于高风险患者,还使用双膦酸盐、降钙素等药物来抑制骨质流失。治疗需根据医生建议,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三)非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骨质疏松患者还可以考虑物理治疗如脉冲电磁场、超声波等,以促进骨骼再生。同时定制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如平衡训练、力量训练等,能有效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感,降低跌倒风险。

三、特殊人群的骨质疏松管理

(一)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管理

针对老年人,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评估骨折风险。预防跌倒至关重要,可改善家居环境、使用辅助器具。治疗上可采用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的方式,综合管理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问题。

(二)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管理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易患骨质疏松。管理上应注重补充雌激素、增加钙摄入,同时进行骨密度监测和骨折风险评估,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以降低骨折风险。

(三)慢性疾病患者的骨质疏松管理

慢性疾病患者需特别关注骨质疏松问题,除了治疗原发病还应定期检查骨密度,及时发现并处理骨质流失问题。针对疾病特点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必要时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以减少药物对骨骼的负面影响,降低骨折风险。

四、结论

骨质疏松作为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成因复杂多样,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内分泌、生活习惯以及疾病与药物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成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在治疗方面,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绝经后妇女和慢性疾病患者,更需要个性化的管理策略来应对骨质疏松的挑战。通过综合施治,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降低骨折风险,为构建健康的骨骼提供坚实保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