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针灸如何治疗面瘫?其原理是什么?
2024-07-05 11:42:28
作者:韦胜兰
作者单位:上思康达医院康复医学科
面瘫,医学上称之为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因面部神经受损而导致的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面瘫的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本文将详细介绍针灸如何治疗面瘫以及其治疗原理。一、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

针灸治疗面瘫主要包括体针法、电针法和针罐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色,但都是通过刺激面部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面瘫的目的。1.体针法:常用穴位包括地仓、水沟、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等。在留针期间,医生会行针1~2次,施捻转法,以刺激穴位,达到治疗效果。2.电针法:常用穴位有牵正(耳垂前0.5寸处)、地仓、水沟、阳白、翳风、下关等。备用穴位有合谷、行间、外关、后溪等。在针刺前,医生会先用手指在患侧面部由轻到重向耳根方向推拿数次,以促进血液循环。然后,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穴位进行针刺,并接通电针仪,用断续波刺激穴位,电流强度以面部轻微抽动为宜。3.针罐法:常用穴位分为两组,一组是阿是穴(颧骨下缘中央下后方1寸处)、地仓、颊车、太阳;另一组是备用穴位,如睛明、承浆、听会、丝竹空等。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穴位进行针刺,并在针刺后拔罐,以达到治疗目的。二、针灸治疗面瘫的原理针灸治疗面瘫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血液循环:针灸可以刺激面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为面部肌肉提供更多的营养,有助于恢复肌肉功能。同时,针灸还可以促进局部水肿的吸收和炎症反应的消退,减轻面部神经的受压状态。2.调节神经功能:针灸可以兴奋面部神经,促进其功能的恢复。通过刺激穴位,针灸可以调节神经的传导功能,改善面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能力,使面部肌肉恢复正常运动功能。3.调和气血、祛邪通络:中医认为,面瘫是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热等外邪乘虚而入,导致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筋失调。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祛邪通络,使面部经筋肌肉得到气血的濡养,恢复正常功能。

此外,针灸还可以激发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受损面部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同时,针灸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有助于预防面瘫的复发。三、针灸治疗面瘫的效果

针灸治疗面瘫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许多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面瘫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面部肌肉功能逐渐恢复。针灸治疗面瘫的疗程通常较长,需要患者耐心配合治疗。同时,针灸治疗面瘫的效果也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因此,在选择针灸治疗时,患者应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预期效果,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四、注意事项

在接受针灸治疗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饮食:针灸后,面瘫患者应当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同时应注意清淡饮食,以免影响针灸效果。

2.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波动可能会对面神经麻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针灸后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或过度兴奋。

3.避免身体剧烈活动: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护住病情,尤其是在针灸后,不应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疲劳加重面神经麻痹症状。

4.避免刺激和过度用力:在接受针灸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在面部施加过度刺激或用力。避免按摩、搔抓或进行过度的面部表情,以免干扰针灸的效果。

5.保持面部清洁:保持面部的清洁和卫生是重要的。使用温水轻柔地清洁面部,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或洗面奶。

总之,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面瘫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刺激面部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和神经功能,针灸可以帮助面瘫患者恢复面部肌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然而,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也需要注意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针灸医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康复锻炼。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