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热浪袭来防心衰
2024-07-12 11:55:19
作者:陈运岭
作者单位:广平县人民医院

在炎热的夏季,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热浪的袭来不仅让人们感到不适,还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构成威胁,尤其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发病率可能上升。以下是对“热浪袭来与心衰”的详细科普。

一、热浪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 血管扩张与血液重新分配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为了散热,皮下血管会显著扩张,使得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帮助身体散热。然而,这种血液重新分配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为了满足这些脏器的代谢需求,心脏必须增加泵血量,即“超负荷”运转,这对原本就存在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尤为不利,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衰。

2. 血压波动与心脏负担增加

高温还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尤其是使老年人的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此外,大量出汗后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会变得更加粘稠,进一步增加心脏的负担,诱发或加重心衰。

3. 心理与生理应激

炎热的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食欲不振、睡眠不足,甚至引发心律失常等问题。这些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都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心衰的风险。

二、心衰的定义与症状

1. 定义

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不能正常泵血的疾病,导致心脏无法充分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这会导致液体在体内积聚,各器官无法得到所需的血液量,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2. 症状

心衰的常见症状包括:

疲倦感或无力感: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身体各部位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导致患者感到疲倦。

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或躺下时,由于肺部淤血和肺活量减少,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

水肿:液体在体内积聚,导致足部、脚踝、腿部或腹部出现肿胀。

体重突然增加:由于体内液体潴留,患者的体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显著增加。

心悸和胸闷:患者可能感到心跳加快或不规则,并伴有胸闷感。

此外,心衰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尤其是粉红色泡沫痰)、入睡后喘憋甚至憋醒等症状。

三、热浪袭来时的心衰预防措施

1.避暑保暖:心衰患者需避免高温曝晒,外出时采取防晒措施,室内保持凉爽通风,但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以防感冒。

2.合理饮食饮水:坚持清淡饮食,远离高盐、高脂、高糖食物,以减轻心脏负担。夏日虽热,饮水应小口慢饮,分次补给,避免猛灌凉水,以防血容量激增。

3.适度运动休息:病情稳定时,可进行散步、慢跑等轻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劳。确保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维护心脏健康。

4.病情监测与就医: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及时发现异常。遇胸闷、乏力、呼吸困难、水肿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详细告知病史,以便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调整或手术治疗,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降低等因素,更容易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而诱发心衰。因此,老年人在夏季应更加注意避暑降温、合理饮食与饮水、适度运动与休息等方面的护理。

2.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是心衰的高危人群之一。在高温天气下,高血压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并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稳定。同时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

3. 心脏病患者

对于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高温天气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等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行为。

五、总结

热浪袭来时,心衰的风险显著增加。为了降低心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预防。这包括注意避暑与保暖、合理饮食与饮水、适度运动与休息以及监测病情与及时就医等。特别是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和心脏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来说更应该加强护理和监测以确保他们的心血管健康。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共同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挑战保护好自己的心脏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