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急性胃炎来找碴,中医护理有绝招
2023-09-08 17:17:26
作者:李思颖
作者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

急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腹部饱胀、食欲减退、嗳气恶心等。在做胃镜时,可看到胃黏膜的损害,如充血、水肿、糜烂等。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现在,在临床上,对于急性胃炎的治疗,通常都是采用中西医对症治疗,消除病因,让患者卧床休息,多喝水,多喝流质食物,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适量的抗生素和大量补液。

急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无食欲、恶心、呕吐,严重者还会出现呕血、腹泻、大便带血、怕冷等症状,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急性单纯性胃炎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急性胃炎是中医“胃痛”的一种疾病,是诸邪不侵,或胃络得不到滋养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过冷、过热、太粗糙的食物、刺激性食物和药物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导致黏膜屏障的损伤。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内部刺激包括情绪,过敏反应,压力等。外来因素包括异物,胃石和放疗。

要注意吃东西,吃东西要慢慢咀嚼,让食物和口水在嘴里充分融合,帮助消化;饮食要有规律,不要吃得太饱或者太饿,这样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对胃黏膜造成损伤。避免吃一些生冷,油腻,粗糙,辛辣的食物。主食以面食、稀粥或软饭为主,口味以清淡为主,不能太咸太甜,也不能喝太多的浓茶或咖啡。鸡蛋、动物肝脏和新鲜蔬菜是营养不良或贫血的首选食品。胃酸多的食物可以选择牛奶、奶油、豆浆、蔬菜泥、淀粉、涂黄油的面包、带碱的馒头等食物。如果胃酸太少,可以吃一些浓汤、鸡汤、酸味水果、果汁等,也可以吃一些有香味的调料。

急性胃炎在中医上属于胃脘痛,其病因与诸邪阻滞于胃、胃络失养等有关。中药胃炎散以广木香为主药,其功效为行气止痛,温中和胃,健脾益气;枳壳的功效主要有:消肿解毒,消肿安胃;白术具有补脾燥湿,调节肠胃功能的功效,而黄连具有泻火解毒的功效。急性胃炎在中医理论上属于胃脘痛、胃痞、呕吐等病证。以该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和舌脉等为依据,在临床上,中医通常会将急性胃炎分为食滞胃脘型、暑湿犯胃型、寒邪犯胃型、胃热炽盛型、肝郁气滞型等。

食滞胃脘型主症:有腹胀、痛、不能按者,或有恶臭、不能消化之物,吐则痛,食则增,有腹痛、便秘之象,舌淡、苔厚、脉滑数。治则:消食导滞,和胃降逆。方药:神曲、半夏、山楂、莱菔子、陈皮、茯苓、连翘等药物都可以用于保和丸的加减。

暑湿犯胃型主症:胃中有浊气,有胀气,按之则有腹中软弱,食欲不振,口干舌燥,头重脚轻,四肢无力,小便黄热,大便滞涩,或有发热恶寒,舌红,苔薄而粘,脉带细或带数。治则:消暑和胃,祛湿止痛。方药:藿香、半夏、大腹皮、紫苏、半夏、白芷、陈皮、茯苓、白术、厚朴、生姜、大枣等都是由医教网收集整理的。

寒邪犯胃型主症:胃部的疼痛时有发生,疼痛不停,温者减轻,但在寒冷的时候,症状会更重,大部分患者都有感冒或者是吃了冷的食物,或者是呕吐,或者是手脚冰冷,喜欢吃一些热饮,舌头很薄或者很白,脉象很迟缓。治则:温经散寒,和胃,止疼。方药:高良姜,香附,桂枝,炒白芍,炙甘草,姜半夏,山楂,良附丸,桂枝汤。

胃热炽盛型主症:胃脘痛、胀气、火烧火燎、口干舌燥、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液、气味辛辣、饮食喜冷恶热、大便干燥、小便黄色、舌红、苔黄、脉细滑。治则:清热镇痛,下痢通肠。方药:大黄、黄连、黄芩为主要成分。

肝郁气滞型主症: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会出现反胃、食欲不振的情况,有的患者,会出现反胃、反胃、食欲不振、舌淡、舌淡、苔白的症状。治则:疏肝理气,和胃安神。方药:“四逆散”,“小半夏汤”,“醋柴胡”,“炒白芍”,“炒枳壳”,“生甘草”,“姜半夏”,“炒姜片”,“炒川楝子”。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