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痛风与尿酸的关系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当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即尿酸>420umol/l,绝经前女性>360umol/l)。长期高尿酸血症容易导致痛风,逐渐形成痛风石。
2.痛风患者的饮食原则
2.1控制总热量
痛风患者应保持或达到理想体重:男性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女性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最好能使体重低于理想体重的10%~15%。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控制每日进食的总热量,饮食总量应比正常饮食低10%左右,同时进行适度运动,减重速度控制在0.5-1.0kg/周。
2.2低蛋白饮食
痛风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公斤体重应摄取0.4克~0.5克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总量控制在40克左右。
2.3限制脂肪摄入
脂肪摄入过多会抑制尿酸代谢,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痛风患者应每日控制脂肪摄入总量在50克左右。
2.4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
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痛风患者应多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仅能提供足够的热量,还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同时注意控制摄入总量。
2.5禁酒及限制刺激性饮品
酒精可诱发痛风发作并加重病情,痛风患者应绝对禁酒。同时,浓茶、浓咖啡、碳酸饮料、果茶、奶茶等刺激性饮品也应避免饮用过多,以免诱发痛风发作。
2.6大量喝水
足够的水分有助于尿酸的正常代谢和排出,以白开水、矿泉水为主。痛风患者应每日喝水2000毫升至3000毫升,分多次饮用,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2.7限制嘌呤摄入
嘌呤是尿酸的前体物质,高嘌呤食物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痛风患者应禁食或少吃高嘌呤食物。
3.具体饮食建议
3.1控制肉类摄入
痛风患者应特别控制肉类的摄入量。少吃红肉(牛、羊、猪肉等四条腿动物),不吃动物内脏,以一部分鱼(鲈鱼、草鱼、鳕鱼)、豆、蛋、奶类取代。
3.2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痛风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类、草莓和猕猴桃等,摄入量建议每天250-300g。蔬菜方面,可以选择绿叶蔬菜、苦瓜和西红柿等,摄入量建议每天不少于500g。这些食物还能增加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促进尿酸在肠道分解排出。
3.3适量摄入低脂乳制品
乳制品中的乳清蛋白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痛风患者应选择低脂的乳制品,如低脂牛奶和酸奶等,鼓励每摄入不少于300ml奶或相当量奶制品。这些乳制品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还能帮助控制尿酸水平。
3.4增加全谷物和纤维的摄入
全谷物和高纤维食物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降低尿酸水平。痛风患者应多吃燕麦、糙米、全麦面包和谷物等全谷物食品。
3.5禁吃高嘌呤食物
高嘌呤食物是导致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进食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痛风患者应禁食或尽可能少吃如内脏、海鲜、肉类等。具体食物可参考表1。高嘌呤食物不能吃,低嘌呤食物放心吃。
表1:食物嘌呤情况 嘌呤情况 食物类型 高嘌呤 动物内脏:如鸡肝、鸡肠、鸭肝、猪肝、牛肝等。 豆类及豆制品:如黄豆、扁豆、豆芽、豆腐等,特别是发芽豆类和干豆类。 海鲜类:如秋刀鱼、草虾、牡蛎、蛤蜊、干贝等,特别是带壳类海鲜和某些深海鱼类。 肉类:特别是浓肉汤、肉馅等。 蔬菜类:如黄豆芽、芦笋、紫菜、香菇、豆苗等。 低嘌呤 主食类:如米、麦、面类制品(面条、馒头)、淀粉类食品(玉米、高粱)、马铃薯、甘薯、山芋等。 奶类:如牛奶、乳酪、冰激凌等。 蔬菜类:大部分蔬菜都属于低嘌呤食物,如青菜、豆芽、西兰花、胡萝卜、黄瓜、番茄等。 水果类:水果基本上都属于低嘌呤食物,如苹果、梨、桃子、香蕉、葡萄等。 3.6定期监测尿酸水平
除了饮食调整外,痛风患者还应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如果发现尿酸水平持续升高或出现痛风症状加剧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3.7合理烹饪,少油少盐
烹饪方式对于痛风患者的饮食同样重要。建议选择蒸、煮等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煎炒等高油烹饪方法,食用油每天不超过30g。同时,要控制盐分的摄入,每天不超过5g,减少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影响尿酸排泄。肉类焯水后再加工,烹饪时不使用白酒等酒类调味。
4.小结
痛风是一种与饮食密切相关的疾病,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可以有效控制尿酸水平并预防痛风发作。通过坚持科学合理的饮食原则和生活方式干预,痛风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