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妊娠高血压:如何预防与护理?
2024-02-23 09:46:21
作者:黄莉莉
作者单位:南宁市中医医院
一、妊娠高血压的概念

妊娠高血压,又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组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是孕妇在孕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它通常在妊娠20周后发生,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等症状。妊娠高血压可能导致母婴健康危害,如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产后出血等。因此,了解如何预防和护理妊娠高血压对于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二、妊娠高血压的成因

妊娠高血压的成因比较复杂,主要与遗传因素、饮食与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和孕前疾病史有关。例如,孕妇年龄过大、多胎妊娠、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等都可能增加妊娠高血压的风险。此外,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盐、缺乏钙和镁等矿物质,以及长期精神紧张、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三、妊娠高血压的症状与诊断

妊娠高血压的症状包括头痛、眼花、恶心、呕吐、腹痛、蛋白尿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孕妇可能会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要确诊妊娠高血压,医生通常会进行血压测量、尿液检查和血液检查。如果孕妇在孕期血压升高,且出现其他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如何预防妊娠高血压

1. 合理饮食:孕妇应保持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的饮食习惯。控制钠的摄入量,尽量少吃腌制食品和加工食品。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以提供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类等。

2. 控制体重:孕妇应保持适当的体重增长速度,避免过度肥胖。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使孕期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 规律作息:孕妇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尽量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同时,适当参加散步、瑜伽等温和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提高身体素质。

4. 情绪调节:孕妇应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和焦虑。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同时,家人和社会也应给予孕妇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帮助她们保持愉悦的心情。

5. 定期产检:孕妇应按时进行产检,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通过产检可以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五、妊娠高血压的护理与治疗

1. 药物治疗:如果妊娠高血压严重,医生可能会开具降压药、镇静药等药物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孕妇应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并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2.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调整饮食、休息和运动等方面。孕妇应继续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同时,适当休息和运动也有助于降低血压和缓解症状。

3. 产后的护理与恢复:妊娠高血压可能在分娩后仍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产后的护理与恢复同样重要。孕妇应继续监测血压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此外,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都有助于身体恢复。

4. 心理支持:妊娠高血压可能导致孕妇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家人和社会应给予孕妇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帮助她们调节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如有需要,孕妇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六、妊娠高血压的误区与澄清

1. 误区一:妊娠高血压可以自行缓解,无需治疗。

澄清:妊娠高血压不能自行缓解,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护理。通过合理饮食、控制体重、规律作息、情绪调节和定期产检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和控制病情。如果病情严重,还需要及时就医接受治疗。

2. 误区二:妊娠高血压对胎儿无害,无需关注。

澄清:妊娠高血压对胎儿的健康也有一定影响,可能导致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问题。因此,孕妇应关注自身血压情况,及早发现并处理问题,以保障母婴健康。

3. 误区四:药物治疗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澄清:药物治疗是妊娠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并不意味着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妇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严格遵医嘱,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同时,孕妇还应通过非药物治疗措施积极配合治疗,以降低药物使用风险。

七、结语

妊娠高血压是孕妇在孕期面临的一种常见问题,但其对母婴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保障母婴健康。孕妇应关注自身血压情况,定期进行产检,遵循医生的建议,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护理。同时,家人和社会也应给予孕妇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帮助她们克服妊娠高血压带来的困扰和挑战。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母婴健康,让每一个家庭都能迎来健康、美好的新生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