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梗后遗症康复:科学锻炼,重拾生活
2024-02-23 10:48:47
作者:何淑媛
作者单位:南宁市上林县中医医院
你听说了吗?隔壁家的王大爷三个月前中风瘫在床上动不了啦!现在还需要有人专门照顾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听到类似的话,那什么叫中风呢?中风后真的不可恢复吗?

中风,也叫脑卒中,如王大爷这类的,属于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脑梗后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后遗症,如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这些症状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然而,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患者可以逐步改善这些后遗症,重拾生活的信心与能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脑梗后遗症的康复方法,特别是科学锻炼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一、脑梗后遗症的常见表现 肢体瘫痪:脑梗患者可能会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 语言障碍:脑梗患者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如言语不清、失语等,影响沟通交流。 认知障碍:脑梗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影响日常生活。 情绪问题:脑梗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二、科学锻炼在脑梗后遗症康复中的作用

科学锻炼在脑梗后遗症康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可以改善肢体功能、提高语言能力、促进认知功能恢复、缓解情绪问题等方面。 改善肢体功能:科学锻炼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提高行走、站立等基本生活能力。 提高语言能力:针对语言障碍,科学锻炼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语音训练和口语练习,提高语言清晰度和表达能力。 促进认知功能恢复:通过认知训练和锻炼,可以改善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缓解情绪问题:科学锻炼可以帮助患者释放压力、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促进心理健康。  

三、如何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

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确保安全有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后遗症表现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计划应包括具体的锻炼项目、频率、强度等细节,以便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 注重全身运动与综合锻炼:科学锻炼不应只局限于某个部位或某个功能,而应注重全身运动和综合锻炼。这包括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有氧运动等各个方面。 充分利用现代康复设备与技术:现代康复设备与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锻炼,如功能性电刺激、机器人辅助训练等。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设备和技术进行锻炼。 家属与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家属和社会支持是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重要力量。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与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困难,坚持锻炼。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脑梗后遗症康复的宣传与支持力度,提高公众的认识与重视程度。 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康复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不可半途而废。同时,锻炼应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以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在进行康复锻炼时,患者应时刻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以免加重后遗症的症状或引起新的损伤。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锻炼并就医检查。  

四、生活中的科学康复建议

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促进康复进程。 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习惯: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饮食方面应注重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的摄入,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 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脑梗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会对脑梗后遗症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患者应积极控制这些基础疾病,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心理状态对康复进程也有很大影响。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交流,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康复信心。 进行认知训练,如阅读、游戏等:在认知方面,患者可以通过进行简单的认知训练来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等能力。例如,阅读书籍、报纸,玩一些简单的智力游戏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患者锻炼大脑,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定期进行复查与评估,调整康复计划: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与评估,了解康复进程,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