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需要终生随访的眼科疾病
2023-09-06 18:40:02
作者:何诗萍
作者单位:柳州爱尔眼科医院
在我们眼科,大多数的疾病都需要手术治疗,有些手术只需要做一次,就好了,比如白内障手术,做完后基本不用再看眼科医生,但是有一类疾病,一旦确诊了,就需要终生跟随眼科医生,让眼科医生为您的眼睛保驾护航。这类疾病就是“青光眼”,青光眼也是我们眼科疾病中会导致失明最严重的一类疾病,总的来说,得了青光眼不容忽视,但是也不用害怕,只有按照医生的嘱托,加上现在眼科飞速发展,得了青光眼,配合医生,一样可以终生享受光明的世界。下面就用通俗易懂的话来浅谈“青光眼”。

1:什么是青光眼?

高血压大家都知道,是全身的血压高于正常,我们的眼球也是有一个正常的压力值,当我们眼球的压力高于21毫米汞柱,眼球就会感觉胀痛,甚至头疼。眼球的压力高,就会压迫眼球里的视神经,视神经与大脑相连,视神经是由数以百万计的视神经细胞组成,负责传达视觉信息给大脑,眼内压力升高之后,神经细胞会受到压迫,从而使神经细胞不断受到损伤,最终导致死亡。视神经细胞的死亡会使视力永久丧失,可见青光眼的危害非常之大。

那为什么叫“青光眼”,不叫“黄光眼”,我国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里有影响视力的“绿盲”记载,唐代的《外台秘要》更是提到“绿翳盲”系“眼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也”,宋、元代的《秘传眼科龙木论》也有“绿风内障”,这些都可能和青光眼有关。1722年,Saint-Yves描述了一种眼病,即眼睛“发炎”,瞳孔呈“海色”,表现为视力模糊,眼睛疼痛,只能部分看到物体。Demours(1818年)不仅提供了青光眼患者的清晰的临床描述,而且首次记录了光源周围出现彩色环的伴随症状。James Guthrie(1823年),一位著名的英国外科医生,将“青光眼”定义为现在公认的眼球坚硬的疾病。

2:青光眼有什么症状?

青光眼分为急性青光眼、亚急性青光眼、慢性青光眼。

急性青光眼患者症状较为明显:

1.出现虹视现象指的就是我们在望向灯光的时候,感觉灯光像彩虹一般,呈现虹晕的形色。若市民朋友的基本特征与此症状符合,那就要尽早去医院紧急治疗,如若不然,病情发展到后期,治疗难度更大。

2.恶心呕吐青光眼会引起眼压的升高,眼压一旦升高,就会兴奋相关联的神经。如果市民朋友发现自己总是剧烈呕吐,千万不要单纯地认为自己患上了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要排查青光眼的可能!

3.眼睛胀痛、头痛青光眼这种疾病的发生与眼内的房水循环障碍密不可分,房水循环遇到了问题,便会引起眼压的升高。而眼压要是长期高于正常值,便会让患者觉得眼睛胀痛。有时候,还会引起眼睛发红,头痛等现象。

而慢性青光眼,往往会出现视力下降的现象,症状不突出,需要市民朋友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4.哪些因素可引起青光眼?

青光眼家族史、眼压高、眼内液体(房水)引流通道受阻、短时间内饮用大量的水 (约 1000 毫升)后眼压升高、眼底视神经乳头凹陷偏大、视盘小片状出血、高度近视眼、远视眼、小眼球、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偏头痛及血液微循环功能不良等。

5.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

年龄超过 35 周岁的人、高度近视眼患者、糖尿病患者、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眼睛受外伤或者患有其他眼病的人。

6:什么是眼压?正常眼压是多少?

眼压又称眼内压,是由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三种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的压力所引起。正常眼压一般是 10-21 毫米汞柱。双眼眼压差异不应大于 5 mmHg,24 小时内眼压波动范围不大于 8 mmHg.如眼压经常或间歇大于 24mmHg,24 小时内眼压差大于 8 mmHg,两眼眼压差大于 5 mmHg,均视为眼压不正常。

7:青光眼能治愈吗?

不能,目前青光眼治疗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降眼压,达到不再损害视力及视野的程度。但眼压降低到什么程度不再损害视功能,对每个青光眼患者来讲是不同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即使术后都要定期复查,来确定每个患者的理想眼压,并将眼压维持在这个水平,所以青光眼治疗是终身的,但只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规律治疗,定期复查就能得到理想的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所以青光眼治疗的目的是保护与保持原有的视功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