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难言之隐—痔疮术后护理知多少
2024-07-10 09:34:48
作者:甘红卫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在人生的探索之旅中,每个人或许都会遭遇那么几个“小秘密”,它们或许不那么光彩夺目,却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痔疮,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有些尴尬的话题,正是这样一位“不速之客”。但别担心,今天我们不谈它的尴尬,而是要踏上一场关于痔疮术后护理的奇妙旅程,一起揭开那些鲜为人知却又至关重要的护理秘密!

痔疮那点事儿

痔疮是肛门部位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肛管和直肠连接处的动静脉垫病理性增大形成,表现为肛门周围突出的痔疮核,可能伴随疼痛、出血、瘙痒等症状。其发病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排便习惯及遗传基因等多种因素有关,是肛肠健康的一个常见挑战。

痔疮家族大揭秘

痔疮根据其位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根据其类型可以分为四度。一度和二度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肛门周围一般没有肿物脱出。三度内痔表现为大便时自肛门脱出肿物,有时可以还纳,也可以用手还纳。四度内痔表现为混合痔合并嵌顿,局部形成血栓,不能够还纳伴有疼痛的症状。

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主要包括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外痔一般表现为肛门周围异物感或肛门坠胀、肛周疼痛。

混合痔:同时包含内痔和外痔的特点。

痔疮的幕后元凶

一、饮食因素

辛辣与饮酒:辛辣食物、海鲜、烧烤及长期饮酒,导致肛门充血水肿,增加痔疮风险。

纤维缺乏:蔬果摄入不足,便秘频发,加重痔疮病情。

二、生活习惯因素

久坐久站:长期保持固定姿势,影响盆腔血液循环,导致肛门静脉曲张。

不良排便:排便习惯不佳,如次数多、时间长、用力过猛或便秘腹泻,均易引发痔疮。

三、身体因素

肥胖:腹部脂肪堆积,增加腹腔压力,影响肛门血液循环。

妊娠:孕期子宫增大,压迫盆腔血管,影响静脉回流,诱发或加重痔疮。

痔疮术后护理全攻略

一、术后初期护理要点

1.伤口护理

保持清洁:术后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可遵医嘱进行坐浴,使用温盐水或医生开具的消毒液进行清洗,有助于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

避免压迫:术后应避免久坐久站,减少对伤口的压迫。睡觉时可采取侧卧位,避免伤口受压。

2.疼痛管理

药物止痛: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进行缓解。但应注意,止痛药应按时按量服用,避免过量。

非药物止痛:可采用冷敷、热敷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而热敷则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

3.饮食调养

禁食辛辣:术后应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以免刺激伤口,加重疼痛。

增加膳食纤维: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减轻排便时的疼痛。

多喝水:多喝水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的摩擦和疼痛。

二、生活习惯调整与康复指导

1.排便管理

定时排便:术后患者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便秘或腹泻。

避免用力:排便时应避免用力过猛,以免伤口裂开或出血。

2.活动与休息

适量活动:术后患者可进行适量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肠道蠕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3.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心态:术后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可与家人、朋友交流或参加轻松的活动来放松心情。

三、并发症预防与应对

预防出血:术后应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出血应及时就医处理。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有发热、红肿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狭窄:术后应遵医嘱进行扩肛治疗,预防肛门狭窄的发生。

四、特别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了解伤口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

避免久坐久站:术后应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以免加重肛门负担和影响恢复。

戒烟限酒:术后患者应戒烟限酒,以免刺激伤口和影响身体健康。

在痔疮这场“战役”中,手术只是胜利的开始,而术后的细心护理与自我调养,则是通往完全康复的关键之路。随着我们对痔疮术后护理知识的深入了解,相信每一位正在康复路上的朋友都能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一挑战。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