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哥,我昨天去检查,医生让我做了心脏超声,又让我做心电图,我不是被骗了啊?”
“没有,没有,这两个检查项目虽然都针对心脏的,其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医生比咱们专业,还是要听医生的建议。”
在检查时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为什么在做了心脏超声后,还要做心电图?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如果用通俗的方法来说,心脏在收缩时,心肌细胞会产生电激动,而心电图检查就像是电工对电路进行检查,查看产生的电激动是否正常。而心脏彩超则主要是对心脏结构进行检查,并查看血液流动是否出现异常。
一、心脏超声的概述和分类(一)心脏超声的概述
心脏超声又被称为心脏彩超或是超声心动图,其中主要有M型超声、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等。心脏超声主要是通过使用超声波来对心脏进行检测,以观测心脏跳动、血液流动、心脏结构、心脏功能是否正常。这能有效诊断出患者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M型超声可被用于心腔和大血管内经测定及运动心脏结构细致运动信息的观察;二维超声则能清晰、直观、实时的显示心脏结构的空间位置和连续关系;频谱多普勒则是血流动力学定量分析的首选手段;彩色多普勒则可以显示心脏内血流的方向、速度和范围,让医生能判断患者心脏血流是否出现紊乱、异常通路等情况。
(二)心脏超声的分类
目前所说的心脏彩超,一般指的是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而除了该类型的心脏超声外,还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腔内超声、负荷超声、心脏超声造影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将超声探头至食管内,以便近距离探查心脏结构和功能,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都优于传统的超声检查;心腔内超声则一般被用在心血管系统的检查之中;负荷超声心动图则是在药物负荷、运动负荷基础上进行的心脏超声检查,能有效评价心肌缺血及接受瓣膜手术后瓣膜功能是否正常;心脏超声造影则可以对心脏解剖结构、瓣膜关闭不全、心内血液分流等情况进行检查。
二、心电图的概述和分类
(一)心电图的概述
心电图检查是针对患者心脏电活动进行的检查,通过该检查,能有效了解到患者是否出现心肌缺血、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同时,心电图也能让医生观测到患者的心脏指标,对于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心电图的分类
目前多数人接受的都是常规心电图,这也是最常见的心电图检查方式,一般在检查后立刻就能得到结果;超声心动检查则可以检查患者的心脏结构、功能、血流等信息;动态心电图则可以对患有心律失常问题的患者进行检查,通过检查能了解到患者24小时内的心电变化,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三、什么时候需要做心脏超声检查
当患者出现了胸痛、胸闷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时,患者就需要接受心脏超声检查,以确诊或是排出心血管疾病;部分患者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发现其双下肢出现了水肿、心脏听诊时也出现了杂音,医生怀疑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是瓣膜病变时,就需要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当对患有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评估时,也需要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当患者患有冠心病、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时,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这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心脏超声检查;部分患者患有全身性疾病,部分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引起心脏病变,这些患者也需要定期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对于正常人群来说,40岁后心脏功能可能也会出现异常,对于此年龄段的人群,也应定期接受心脏超声检查;部分患者在接受重大手术之前,也要接受心脏超声检查,以免在手术时引发心脏问题,对手术造成影响。
四、什么时候需要做心电图检查
当患者患有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症状时,就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能反映出心脏激动的电活动,能让医生对患者的心脏情况进行判断;当怀疑患者可能患有心肌梗死时,也可以进行心电图检查,通过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来进行诊断;当患者出现了心肌受损、供血不足、药物和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时,也会出现一定的心电图变化,此时患者也应接受心电图检查,以便于医生判断患者病情。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心脏超声和心电图都成为了心脏检查的重要手段。这两种检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因此在检查时,患者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这样才能全面的对心脏疾病进行发现,从而更好的对心脏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