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警惕!用力排便潜藏风险,健康生活讲究方法
2024-07-02 14:13:59
作者:夏霄彤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 药剂科
国际顶级权威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对导致心脏病发作的10种生活行为做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二位的便是用力排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学者的研究发现,心室游离壁破裂是急性心梗后发生的一种致死性并发症。排便、活动、情绪激动、暴饮暴食等是导致心室游离壁破裂的主要诱因,其中用力排便占比高达 37.9%。

用力排便,潜藏的生命威胁

(1)突发心脏病 

用力排便时,会使得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加大,心肌会发生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同时会增加心脑血管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比率明显升高。

(2)脑血管意外 

用力排便时,腹壁肌和膈肌的强烈收缩可能导致腹压和血压骤升,增加了脑出血的风险,血压升高也可能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3)晕厥 

用力排便动作会增加胸腔内的压力,从而对心脏和身体主要血管产生压迫,最初这种压力的增加会导致主动脉血压升高,然后激活副交感神经,迅速降低心率和血压,减少心输出量,使人脑供血不足而晕厥。尤其是对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的人群、虚弱的病人来说,发生可能性更高。

掌握排便准则,告别便秘烦恼

(1)排便频率 正常情况下,成人两天排便1次或一天排便 1-3 次都算正常。不少人常在饭后排便,这是因为胃肠蠕动加块,产生胃结肠反射,让人产生便意。排便频率不是衡量胃肠道健康的唯一指标,大便的性状、颜色及自身感受也很重要。

(2)排便反射 根据临床观察,大部分人习惯在清晨排便,因为人在早上起床后会产生起立反射,且早餐后胃结肠反射最强,会刺激结肠蠕动,形成排便反射。排便时间不规律会造成慢性便秘。当大便在结肠内停留的时间过长,就会变得又干又硬,更难排出。

(3)如厕时长 每次排便时间应控制在五分钟内,最长不宜超过十分钟。长时间的蹲坐会增加盆底肌肉的压力,括约肌充血,形成静脉血管曲张,引发痔疮。

(4)便器选择 蹲式被认为是最自然的排便姿势,因为它有助于肠道形成一个向下的角度,使粪便更容易排出。因此,最好选择坐便器。如果家中安装的是马桶,大便时可在双脚下垫个小矮凳,上身微微前倾,这个姿势更有利于排便。

(5)排便习惯 排便时应集中思想,避免阅读、看手机或与人交谈,以确保排便过程的高效和完整。

改善生活习惯 健康顺畅每一天 多吃粗纤维食物  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如大麦、荞麦,以及带皮的水果,空心菜、芹菜等,此外,海带和菇类的纤维含量也比较高。也可在膳食中增加吸水性强的琼脂类食物,如魔芋、洋粉冻、果胶冻等。这些食物可使肠内容物膨胀而增大体积,促使肠蠕动,有助于排便。 清晨一杯温开水  早晨起床可以喝一杯温水。推荐成人每天至少1500ml的饮水,可以增加粪便中的含水量,使粪便松软,容易排出。 每天适当做运动  长时间久坐或站立都可能影响肠道的蠕动功能,应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以促进肠道蠕动。另外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进而预防和消除便秘,对老年人尤其需要。 药物缓解排便难 可以试试一些药物例如乳果糖、麻仁润肠丸等,或者外用栓剂塞入肛门,如甘油栓、开塞露。或者偶尔服用一些促进排便的药物。但是对于慢性便秘患者,不建议长时间随意用药,最好咨询医生寻找合适缓解方案。对于本身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排便时千万不可用力过度!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