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及机体免疫力的降低,导致了带状疱疹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该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品质及身心健康。许多病人由于剧烈的疼痛而无法正常的工作、生活,严重的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所以,了解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人体内重新活化而导致的一种皮肤传染病。在发疹之前,患者会表现出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疹后会先有潮红斑,然后会有成簇状分布的丘疹,最后变成水泡。皮损一般沿着一条周边神经分布,通常在人体的一侧,但不会超出正中线。除皮肤病变外,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疼痛。 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导致带状疱疹的主要病原。人被水痘病毒感染后,会在神经节内潜伏。当免疫功能降低时,病毒就会再被活化,从而引发带状疱疹。 免疫力下降 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病毒感染的一道重要防线。身体抵抗力降低,容易被病毒侵入,从而引起带状疱疹。由于年龄的增加,疾病的发生,药物的副作用,化疗,放射治疗等都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降低。 精神压力 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抵抗力下降,给了病毒可乘之机。研究显示,心理应激与带状疱疹发病密切相关。所以,要想防治带状疱疹,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和减压的方法。 外伤 皮肤损伤也会诱发带状疱疹。一旦皮肤受损,病毒就会从伤口侵入体内,从而引起带状疱疹。所以平时要做好皮肤的保护工作,以免遭受外伤。 曝露在阳光下 患有带状疱疹可能是由紫外线引起的。长期在太阳底下暴晒,如果没有做好防晒工作,就会让肌肤遭受紫外线的侵害,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所以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晒,防止紫外线对肌肤的损伤。 疾病和药物 一些疾病或用药也会诱发带状疱疹,比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还有一些药物,比如免疫抑制剂、激素等,都会对身体的免疫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给了病毒诱发带状疱疹的可能。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 抗病毒药物 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加快皮疹的愈合,减少新发皮疹,阻断病毒传播,缩短疱疹相关痛的病程。一般在出疹后的72小时之内就可以用药,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溴夫定,膦甲酸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全身抗病毒药物。 镇痛治疗 可以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和疗效,采用逐级强化的阶梯治疗方法,但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不同的疼痛程度,医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止痛药。轻度和中等程度的疼痛可选扑热息痛,非甾体类消炎药,或者是曲马多;中度和重度的疼痛可以服用一些治疗神经性疼痛的药物,比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还可选诸如阿米替林之类的三环抗抑郁剂以及吗啡、羟考酮等阿片类药物。 中医治疗 带状疱疹发病初期,由于疱疹尚未完全成熟,热毒在体,邪毒未除,故应以引毒为先,以针刺为主,用针刺后,疱皮很快就会变干,并能结痂;带状疱疹急性期,以肝内湿热,气滞血瘀为主,治疗上宜先祛邪,疏泻肝胆,普通针刺联合回旋灸后,头皮针或针灸针点刺出血,然后进行拔罐治疗;在中医看来,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肝胆火旺,脾湿郁积,外感毒邪所致,可采用中药外敷进行辅助治疗此病。 其他治疗方法 如果出现剧烈疼痛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采用微创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脉冲射频治疗、神经电刺激等。此外也可以湿敷,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 总结 总的来说,带状疱疹是由多个原因引起的,所以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管是药物治疗、镇痛治疗,还是中药治疗,其目的就是减轻症状,防止复发,从而战胜这种折磨人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