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毒性中药的安全使用和正确管理 
2024-07-02 10:04:47
作者:陈思佳
作者单位:茂县中医医院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自古代以来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但是,有些有毒性中药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何为毒性中药?

毒性中药是一种带有毒性的中药材,其本身含有有毒物质,且长期服用或滥用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该类药物往往有显著的降压、强心、抗肿瘤、镇痛等功效,但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故在用药前需对其药性、功效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毒性中药的毒效及安全性与质量、品种、炮制方法、用量及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有关。毒性中药应在专业的中医师、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把握用量及用法,以保证其疗效。

毒性中药材的安全使用和正确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将毒性中药按其毒性程度分为小毒、有毒和大毒三个级别,毒性中药滥用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毒性中药的临床应用上,应采取如下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增强用药的安全性。

1.通过合理炮制使其毒性降低。大部分毒性中药中,会存在着诸如生物碱之类的有毒物质,会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被分解、破坏掉。所以,生草乌、生川乌的炮制方法为久煮,也可以选择与生马钱子炒制,都可以减轻药物毒性。

2.通过煎煮来降低毒性。许多中药在加水、加热操作时毒性成分会受到明显的破坏作用。所以,应用毒性中药时,可以通过增加熬煮的时间来减轻毒素。也正因如此,毒性中药的煎熬时间较其他药物更长,例如:内服制附子,要提前煎煮至少30分钟。

3.通过合理配伍来降低毒性。有些药物的毒性作用能被其它药物所抵消。所以,可以充分地发挥两者之间的互补与拮抗之效,从而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例如,芫花、商陆、大戟的毒性都能被大枣拮抗;再比如甘草可以显著缓解附子的负性作用。目前,甘草是应用十分广泛的配伍减毒中药。

4.辨证用药,是科学用药、预防中毒的关键。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用药,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此外,还要注意因人、因时、因地而辨证论治,特别是对于老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体弱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要注意对症辨证,合理选用中药。

5.注意使用剂量。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其使用的安全性范围较小,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严重可致人中毒,故应加强对其用量进行控制。要知道,每一次用药的用量和用药的时间都要把握好,避免药物在身体里累积和中毒,并且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特征,对特殊群体机体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类药物的应用一般由少量起,然后逐步增加,如果需要长时间服用,则要留意是否存在蓄积性,可以逐步减少剂量,或者采用间断性给药的方式,一旦发病则立即终止,避免蓄积中毒影响疗效和身体健康。

6.建立健全毒性中药的保存、验收,核对以及调配等制度,确保药物的采购来源正规。

请注意下列几点预防措施,保障您与家人的安全

1.《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明确了毒性中药共计28个品种,许多药物都存在着高毒性。民间常用的煮草乌、附片、川乌等中药,但使用时一定要认识到其本身的特点及危害,切勿乱用毒性中药。

2.选购中药材要走合法、正规途径:要到经相关认证、可靠的渠道购置,坚决杜绝购买那些来历不明的药材。一定要购买品质高、安全性强的毒性中药,以防使用掺假、劣质药品。

3.贮存安全:将毒性中药保存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下,并使毒性中药与其它食品、药品分开存放,防止误服或混用。避免发霉,变质、受潮或与其它材料混在一起。废弃的中药材需妥善处置,防止他人误触、误食。

4.避免意外吞食:让家人特别是儿童了解毒性中药的认识,尽可能放在小孩接触不到的位置,以免误服而引起中毒。

5.迅速就诊:如果意外发现毒性中药引起的中毒症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并将有关药物使用信息告知医护人员,这样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

结语

使用中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个人情况等多方面的情况来进行。在用药过程中,若有其他问题,建议向专业医生或中医师咨询。为保障自身及家人的健康和安全,从严防毒性中药中毒做起。希望大家携手合作,保证用药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