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高血压患者术前如何控制血压?
2024-06-26 10:13:47
作者:黄钰婷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许多患者在生活中都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然而,当这些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血压的控制就变得尤为重要。术前血压过高不仅会增加手术风险,还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那么,高血压患者在术前应该如何控制血压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一问题。

一、术前血压控制目标

在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等因素,为其设定一个合适的血压控制目标。一般来说,血压至少应下降20/10mmHg,最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65岁以下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不宜低于120/70mmHg,以免出现低血压相关的问题。而对于65岁以上的患者,血压的平均水平最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但具体目标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独立生活能力和可耐受情况来设定。

二、常用降压药物及处理建议

在术前血压控制中,降压药物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降压药物及其处理建议:

1. β受体阻断剂:这类药物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主要用于降低心率和减轻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对于长期服用β受体阻断剂的患者,术前不需要停药,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早晨。

2.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常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降低心肌和平滑肌的收缩力,从而起到降压作用。同样地,术前不需要停用这类药物,应继续使用至手术当日早晨。

3. RASS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来降低血压。对于大多数患者,建议在手术当日早晨停用RASS抑制剂,但对于顽固性高血压及心衰患者,权衡利弊后可继续使用以避免病情恶化。

4. 利尿药: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通过增加尿量来降低血容量,从而起到降压作用。对于大多数患者,利尿药应在手术当日早晨停用。但对于心衰症状控制不佳、容量过负荷的患者,建议继续使用利尿剂,并密切注意血钾及容量的变化。

5. 中枢作用降压药:如利血平、可乐定等,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降低血压。对于长期服用中枢作用降压药的患者,最好在术前1-2周停药,改用其他降压药物,以保证麻醉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前降压药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通过麻醉医生详细评估才能决定。患者应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对于复杂的病例,还需要心内科医生共同参与诊治。

三、术前降压药使用注意事项

在术前准备过程中,降压药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患者的服药时间应按照平时的服药时间不变,不要随意改变服药时间。这有助于保持血压的稳定,降低手术风险。

对于需要服药的患者,可以用少量清水将药品吞服。这一小口清水在麻醉前准备的时间内会被胃黏膜吸收,不会对麻醉产生影响。因此,患者无需担心喝水对手术的影响。

患者在术前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等。这样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术前降压方案。

四、术前准备与注意事项

除了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外,高血压患者在术前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和注意事项:

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降低血压、稳定情绪,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患者在术前应尽量避免熬夜、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手术风险。因此,患者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乐观的情绪。

患者还应在术前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整。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应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摄入富含钾、钙、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这有助于控制血压、改善血管功能。

患者在术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手术风险和耐受能力。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术前降压方案,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五、总结

高血压患者术前需严格控制血压,了解降压目标、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至关重要。常用降压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需遵医嘱按时服用。术前应避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特殊情况需与医生沟通。此外,保持充足睡眠、良好心态和稳定情绪对血压控制尤为重要。术前应进行全面身体检查,遵循医生饮食建议。患者需关注身体状况,及时反馈不适,以便医生调整方案。医患共同努力,高血压患者的手术定能圆满成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