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刃针治疗顽固性面瘫或面瘫后遗症
2024-07-03 15:22:56
作者:吕娜
作者单位:乐山市中医医院 针灸推拿康复科
一、面瘫概述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包括病毒感染、风寒侵袭、自身免疫反应、创伤、肿瘤等。患者通常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如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口角歪斜等,严重影响了面部的美观和正常的生活功能,如饮食、言语表达等。

在面瘫发病的初期,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等)、物理治疗(超短波、红外线、激光等)、针灸治疗等,多数患者能够在数周或数月内恢复。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治疗延误或个体差异等原因,未能完全康复,发展为顽固性面瘫或出现面瘫后遗症。

二、顽固性面瘫与面瘫后遗症

顽固性面瘫一般指面瘫经过常规治疗 3 个月以上,仍未恢复或恢复不完全,症状持续存在且无明显改善的情况。面瘫后遗症则是指面瘫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遗留下来的面部肌肉功能障碍,如面部肌肉痉挛、联动、萎缩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

三、刃针治疗的原理

刃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疗法。刃针的形状类似于针灸针,但针尖为刃状,具有切割、松解等作用。

刃针治疗顽固性面瘫或面瘫后遗症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疏通经络:根据中医经络学说,面瘫是由于经络阻滞、气血不畅所致。刃针通过刺激相关经络穴位,能够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面部的营养供应和神经功能。

2. 松解粘连:面瘫后,面部肌肉和筋膜可能会发生粘连和挛缩,限制肌肉的运动。刃针可以松解这些粘连和挛缩的组织,恢复肌肉的正常活动范围。

3. 调节神经功能:刃针刺激可以调节面神经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提高神经传导功能。

4.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刃针的刺激能够扩张血管,增加局部的血液供应,为面神经和面部肌肉的恢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刃针治疗的操作方法

在进行刃针治疗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面瘫的程度、病程、面部肌肉的紧张度、有无疼痛等。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治疗的部位和穴位。

治疗时,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或坐位。医生会严格消毒治疗部位,然后将刃针快速刺入皮肤,到达病变组织,进行切割、松解等操作。操作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手感调整进针的深度和方向,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治疗的间隔时间一般为 1 - 2 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通常需要进行 3 - 5 次治疗。

五、刃针治疗的优势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刃针治疗顽固性面瘫或面瘫后遗症具有以下优势:

1. 针对性强:刃针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的肌肉、筋膜和神经,精准地解决问题。

2. 疗效显著:许多患者在经过刃针治疗后,面部肌肉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症状减轻。

3. 创伤小:刃针的针体较细,治疗时造成的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4. 综合调理:刃针治疗不仅可以改善局部的病理状态,还能通过调节全身的气血和脏腑功能,促进整体的康复。

六、刃针治疗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患者:刃针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顽固性面瘫或面瘫后遗症患者,对于有出血倾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局部感染等情况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2. 严格无菌操作: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3. 注意治疗的强度和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合理控制刃针的操作强度和治疗频率,避免过度治疗造成损伤。

4. 治疗后的护理:患者在治疗后应注意休息,保持面部清洁,避免寒冷刺激和过度劳累。

七、临床案例与疗效

众多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刃针治疗在顽固性面瘫或面瘫后遗症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例如,一位病程长达 8 个月的顽固性面瘫患者,经过 4 次刃针治疗后,面部肌肉的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口角歪斜基本纠正,能够正常闭眼和微笑。

当然,刃针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与患者的病情、病程、治疗时机、配合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总体来说,对于顽固性面瘫或面瘫后遗症患者,刃针治疗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

八、展望未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面瘫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刃针治疗有望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未来,可能会结合更多的现代治疗手段,如神经电生理监测、康复训练等,形成更加综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更多的面瘫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