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从烟雾中走出:戒烟的奇幻之旅
2024-07-03 15:31:02
作者:康大海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区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
抽烟有害健康十一局我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警告语,但是香烟中的尼古丁等会使得抽烟人飘飘欲仙,舍不得丢弃这样虚无缥缈的快乐。有研究数据表明每年因为抽烟患病的人,不计其数,二手烟更是害群之马,让不抽烟的人群也会患上肺癌等疾病。戒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一旦成功就是一个奇幻的旅程。今天一文,带大家了解从烟雾中走出,戒烟的奇幻之旅。

抽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哪些损伤

抽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周围人的健康造成威胁。首先,抽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尤为显著,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长期吸烟还会使肺部功能下降,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其次,抽烟对心血管系统也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吸烟还会加速动脉硬化过程,进一步损害心血管健康。同时,抽烟还会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使人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戒烟奇妙的四部曲

1.初期挑战与决心

戒烟的第一阶段,是面临初期挑战与坚定决心的时期。戒烟者首先要意识到吸烟的危害,并下定决心戒烟。这一阶段的挑战在于克服吸烟习惯带来的舒适感和依赖感。戒烟者需要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坚定戒烟的决心。同时,要认识到戒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2.生理戒断与调整

进入第二阶段,戒烟者将面临生理戒断和调整的挑战。尼古丁在体内的逐渐减少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反应,如焦虑、烦躁、失眠等。戒烟者需要通过深呼吸、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这些症状,同时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均衡。此外,戒烟者还应避免与其他吸烟者接触,以减少诱惑和干扰。

3.心理依赖与应对

第三阶段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心理依赖。戒烟者在一段时间内仍会对吸烟产生强烈的渴望和冲动。应对这种心理依赖,戒烟者需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如进行户外活动、与朋友聊天、参加兴趣小组等。此外,还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戒烟辅导,了解应对心理依赖的方法和技巧。

4.巩固成果与预防

当戒烟者成功度过前两个阶段,进入到第四阶段时,便需要开始巩固戒烟成果并预防复吸。在这一阶段,戒烟者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戒烟的初衷和目标,保持对戒烟成果的珍惜和自豪感。同时,要注意避免与吸烟相关的环境和人物接触,以免引发复吸的欲望。此外,戒烟者还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了解身体状况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戒烟计划。

戒烟会对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改变?

生理层面的改善:

(1)肺部清爽:戒烟后,肺部炎症会逐渐减轻,肺部的清洁系统(纤毛)开始自我修复,从而增强肺部功能,使呼吸更加顺畅。

(2)心脏健康: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心血管细胞功能增强,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有助于减少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3)降低癌症风险:对于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士,戒烟能有效减少恶性病变的风险,肌体中的有毒物质得到有效代谢,减少相关疾病的出现。

(4)改善代谢:戒烟后,身体的代谢水平会恢复到正常水平,肝脏的排毒能力增强,有助于整体健康。

心理层面的提升:

(1)头脑清醒:尼古丁不再控制大脑,戒烟者会感到头脑更加清醒,思维更加敏捷,注意力集中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2)情绪稳定:戒烟有助于减少焦虑和烦躁等负面情绪,使情绪更加稳定,心情更加愉悦。

(3)重拾自信:戒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成功戒烟后,会对自己的毅力感到自豪,增强自信心。

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改善:

(1)改善味觉和嗅觉:戒烟后,味觉和嗅觉会逐渐恢复,食物和周围环境的气味会变得更加清晰和愉悦。

(2)牙齿变白:香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会吸附在牙齿表面形成黄色沉积,戒烟后牙齿可以逐渐恢复到较白的状态。

(4)增强社交自信:戒烟后,在公共场所不再受烟瘾的困扰,会更加自在和放松,社交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温馨提示

戒烟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戒烟者要树立坚定的意志,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寻求家人朋友以及医生的帮助。如果您的家人或朋友正在戒烟,请您给予他适当的鼓励与支持,帮助他避免吸烟触发因素。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