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发作时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它们能迅速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以下将详细科普哮喘发作时的急救方法,包括吸氧气疗法、使用急救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就医等方面。
吸氧气疗法
吸氧气疗法是哮喘发作时的重要急救措施之一。中、重度哮喘发作时,由于呼吸道阻塞,肺泡通气不足,导致机体明显缺氧,必须及时补充氧气。
1.患者体位:首先,让患者采取半卧位,这种体位有助于呼吸,同时能减轻心脏负担。在此过程中,要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焦虑情绪,但应慎用镇静剂,因为镇静剂可能会抑制呼吸中枢,加重呼吸困难。
2.氧气设备准备:使用氧气袋(氧气枕头)或压缩氧气钢瓶进行吸氧。这些设备应提前准备好,并确保氧气充足。对于家庭环境,建议配备便携式氧气瓶以备不时之需。
3.氧浓度与流量:中度缺氧时,吸入的氧浓度应控制在25%~30%,相当于氧流量每分钟1~2升。这个范围既能满足患者的氧气需求,又能避免氧中毒的风险。
4.氧气加湿与加温:氧气吸入前应通过一个水封瓶适当加温、加湿。这是因为过干或过冷的氧气会刺激呼吸道,加重患者的不适感。同时,加湿后的氧气还能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使用急救药物
哮喘病人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喷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这些药物能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道痉挛。
1.药物选择:在选择急救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类型和剂量。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2.使用方法:在哮喘发作时,立即使用急救药物。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指示正确使用药物,确保药物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一般来说,需要喷入一定量的药物到口腔中,并深呼吸使药物到达肺部。
3.剂量调整:在使用急救药物时,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剂量。如果病情较重或药物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哮喘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此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缓解症状至关重要。
1.清除分泌物:帮助患者清除口腔和鼻腔中的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畅通无阻。这可以通过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或使用吸痰器来实现。
2.采取正确体位:如前所述,让患者采取半卧位有助于呼吸。这种体位能够减轻心脏负担并改善肺部的通气状况。
3.避免刺激:避免让患者接触可能诱发哮喘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如烟雾、尘螨、花粉等。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湿润也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症状。
及时就医
尽管采取了上述急救措施,但如果患者的病情持续加重或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1.拨打急救电话:对于中度以上哮喘初次发作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救援。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继续采取上述急救措施以缓解症状。
2.转运与监护: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生命体征的稳定。同时要与急救人员保持联系并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以便他们做好接诊准备。
3.住院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以接受更全面的治疗和监护。在住院期间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过敏原: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它们。这包括保持室内清洁、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减少与宠物接触等。
2.规律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使用哮喘控制药物以维持病情稳定。不要自行停药或减量以免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3.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诱发哮喘发作。
4.定期随访: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和检查以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如有必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控制病情。
总之,哮喘发作时的急救措施包括吸氧气疗法、使用急救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及时就医等方面。同时预防哮喘发作同样重要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维护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