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管理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合理的饮食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还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原则。
总体原则
1.平衡膳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多样化,营养合理,力求做到平衡膳食。每天应保证摄入谷类与薯类、蔬类与水果类、肉禽鱼蛋豆乳类以及油脂类四大类食物,不偏食、不挑食。
2.控制总能量:在合理控制总能量、控制体重的前提下,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活动量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的总能量,并分配到三餐及加餐中。
3.定时定量:合理计划餐次及能量分配,定时定量进餐。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0%~30%、30%~35%、30%~35%,加餐能量占总能量的10%,以防止低血糖发生。
具体营养素摄入指导
1.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45%~60%。当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为低GI(升糖指数)食物时,其供能比可达60%。食物选择:应限制精制糖的摄入,如白糖、红糖、冰糖等。主食应粗细搭配,适量增加粗粮的摄入,如燕麦、糙米、玉米等。同时,平均每天食用至少1两粗粮。
2.蛋白质。摄入量:交替进食各种瘦肉(包括鱼、海产品、去皮的鸡肉、鸭肉、瘦的猪、牛、羊肉等),每日肉类总量以2~3两为宜。每天1个鸡蛋,胆固醇高者每周2~3个整蛋。同时,可用豆类替代部分肉类。注意事项:临床糖尿病肾病者应进一步限制总蛋白质摄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
3.脂肪。摄入量:脂肪占总能量的25%~35%。对超重患者,脂肪供能比应控制在30%以内。食物选择:少用干酪、全脂牛奶、奶油、黄油和奶油冰淇淋等高脂食物。同时,避免摄入肝脏、肾、脑等内脏以及鱼子、蟹黄、咸鸭蛋、松花蛋等胆固醇高的食物。烹饪方式:烹调时仅放少量的植物油,不用油煎或油炸的方法烹调食物,多用炖、煮、汆、拌、蒸、卤等少油的做法。
4.膳食纤维。摄入量:根据每日摄入能量,推荐膳食纤维推荐量14g/1000kcal,约每日25~30g。食物选择: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粗粮、蔬菜、水果等。糖尿病患者可以在每天的膳食中加燕麦片、玉米面等粗粮以及海带、魔芋和新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5.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原则: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以及铬、锌、硒、镁、铁、锰等多种微量营养素,应根据营养评估结果适量补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者应防止维生素B12缺乏。食物选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但需注意,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应限制水果的摄入,可以用西红柿、黄瓜等来代替。
进餐顺序与习惯
1.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后喝汤,然后再吃鱼、肉、鸡蛋和主食。这种进餐顺序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
2.细嚼慢咽:进食时应细嚼慢咽,避免过快进食导致血糖急剧升高。
3.限制饮酒: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如果饮酒,建议每周不超过2次,且每次饮酒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啤酒250毫升/次,黄酒100毫升/次,葡萄酒100毫升/次,低度白酒50毫升/次)。
特殊情况下的饮食调整
1.低血糖时:如发生低血糖,应立即补充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以迅速提高血糖水平。
2.高血糖时:如血糖持续升高,应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并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消耗多余的热量。
总结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平衡膳食、控制总能量、定时定量进餐、合理摄入各种营养素以及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还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营养评估,以便及时调整饮食方案并获取个性化的营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