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输”到用时方恨少!关于输血前您应当知道的事
2024-07-12 14:54:46
作者:殷杏梅 郑弘洋
作者单位: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在目前的医疗技术中,输血这种技术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对患者进行输血,输血也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医疗质量。但是,很多人对输血并不了解,比如为什么输血之前要抽血检查?输血之前抽血检查的内容都有哪些。

其实输血是一项需要严格把控的操作,如果输血不当,不但无法起到治疗效果,更会导致患者出现更多危险。那么,输血之前有哪些需要知道的事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为什么要输血?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少量失血是不会引起生命危险的,因为身体具有代偿能力,在少量失血并止血后,不会引起身体出现异常现象。但是,如果患者出现大量失血,即单次失血量在全血总量的15%以上,此时患者的血压就会变低,身体代偿能力已经无法让机体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等异常现象,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输血。按照数据来换算,人体单次失血量如果控制在400毫升以下,不会对身体机能造成影响,这也是无偿献血最大值指定在400毫升的原因。如果患者单次失血量高于400毫升,位于600毫升至800毫升区间,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等危险,引起机体功能异常。而如果患者单次失血量已经高于1200毫升,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当出血量高于600毫升以上时,结合患者血色素、血压、生命体征等各方面综合评定患者是否要输血,避免身体出现危险,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输血之前有哪些检查项目?

很多人都知道,在输血之前要进行检查,都有哪些检查项目呢?根据检查类型的不同,可以将输血之前检查的项目分为三种,分别为感染性项目检查、血型检查和抗体筛查以及输血指标检测。

1.感染性项目检查。我们都知道,很多感染性疾病都会从血液途径传播,包括熟知的乙肝、艾滋病等等。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之间的血液是不会有接触的,因此艾滋病的传染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但如果是输血,血液之间就会有接触,这些感染性疾病也会出现传染。虽然现在血站在献血前都会对献血员做感染性项目的检测,但是,很多感染性疾病比如艾滋 乙肝等都会有窗口期,为了避免是患者本身带有传染性疾病还是因输血感染传染性疾病而导致医疗纠纷。在输血前,对患者的感染性项目进行检查,包括艾滋病、梅毒、丙肝抗体、乙肝五项等等,确保患者和献血员都不存在这些血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既可以避免因为输血导致疾病感染,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疾病;也可以避免医疗纠纷。

2.血型、抗体检查。在输血前要对患者的血型进行检查,既能够保证输血安全,也能够为配血提供保障。如果患者和献血员的血型不匹配,在输血之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管内大量的溶血和堵塞,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生命危险。因此,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型检测和抗体筛查,进行患者和献血员的交叉配血,并严格做好核对措施,既要确保患者和献血员血型相符,还要保证交叉配血相合和抗体筛查阴性,从而确保输血安全。

3.输血指标检测。在输血之前,医生还需要对患者的指标进行检测。一般来说,医生会申请对患者的血气、血栓弹力图试验、生化常规、凝血功能以及血常规进行检验,确保献血员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输血,避免出现无效输血、过度输血等情况。

输血之前怎样配合医生?

1.注意精准输血。在输血之前,患者需要做到精准输血。首先,患者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接受输血,因为输血并不是一项常规操作,而是对患者疾病治疗或者抢救生命时才会用到的操作,避免因为想要补身体接受输血。其次,患者具体需要接受的输血量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包括不同的成分血以及需要接受的输血量,避免出现输血量不足或过量输血等现象。

2.注意知情同意。在输血之前,患者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自己知晓输血的总量、输血的血型等等。比如,医生会询问患者具体的既往病史,包括曾经是否接受过输血、是否给别人输过血、输血之后有哪些不良反应等等。在输血之前,医生还需要提前告知患者需要输血的量,并且将本次输血可能存在的风险告知患者,确保患者知晓具体情况。

输血有风险吗?

任何一种治疗操作都可能会存在潜在风险,输血也不例外。第一,输血作为一种医疗治疗操作,确实有潜在的风险。虽然现在的输血操作已经非常安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可能是由于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存在于血液制品中。有些人可能对血液制品中的某些成分或添加剂过敏,会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血液制品中含有一定的钠盐,对于某些特定人群来说可能有钠过多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水肿、高血压等问题。第二,在输血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此时应当根据患者具体反应情况的不同做出应对。如果患者出现荨麻疹或者局限性皮肤瘙痒,可先停止输血,使用一些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监测患者的过敏反应变化,如果患者过敏反应较为严重,则需要立刻停止输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已经出现呼吸困难,必要时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处理。第三,在输血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溶血反应,此时应当第一时间终止输血,并再次核对献血员和患者的具体信息,确保精准输血,并注意保护患者的肾功能,预防患者出现休克。

以上就是输血的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