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急性肾炎有什么症状?可以治愈吗?生活中这些事项要注意
2024-07-03 16:35:41
作者:刘楠
作者单位: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肾内科
急性肾炎,全称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肾脏疾病。它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是一种急性起病的肾脏综合征。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急性肾炎的治疗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以痊愈。然而,了解急性肾炎的症状、治疗方法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探讨急性肾炎的症状、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急性肾炎的症状

急性肾炎的症状多种多样,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血尿:血尿是急性肾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约40%的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肉眼血尿,尿色深红,呈洗肉水样或棕褐色酱油样。这是由于肾脏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进入尿液所致。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尿会逐渐转为镜下血尿。

蛋白尿:急性肾炎患者常伴有轻至中度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蛋白尿的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但每日尿蛋白量通常不超过3.5克。

水肿:水肿是急性肾炎的另一典型症状,约80%的患者以水肿为首发表现。水肿通常出现在眼睑和双下肢,尤其是早上起床后眼睑水肿最为明显。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导致水钠潴留所致。严重水肿时可波及全身,伴有体重增加和肢体胀满感。

高血压:约半数以上的急性肾炎患者会出现高血压,主要表现为轻至中度血压升高。高血压的原因与水钠潴留、肾素分泌增加及前列腺素分泌减少有关。高血压可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但随着尿量的增加,血压通常会逐渐恢复正常。

其他症状:急性肾炎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前驱感染症状。少数重症患者可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为心慌、胸闷、憋喘等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失眠、思维迟钝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视力障碍、黑蒙、昏迷、抽搐等。

急性肾炎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急性肾炎治疗的重要手段。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药物控制疾病发展。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阿莫西林胶囊等可用于抗感染治疗;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倍他米松片等可用于控制炎症反应;利尿剂如螺内酯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等可用于降低血压、缓解水肿和调节离子紊乱。

替代治疗:对于肾脏病变严重的患者,如肾功能失代偿导致体内毒性物质积聚较多时,可考虑进行透析治疗等替代治疗。透析治疗可以帮助清除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和水分,减轻肾脏负担,促进肾功能恢复。

急性肾炎患者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急性肾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促进疾病康复和预防复发:

调整饮食:急性肾炎患者应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防止高血压和水肿加重。每天的液体摄入量应限制在1000mL以内,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西兰花等,有助于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改善生活方式:患者发病时需要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为止。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过度紧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监测病情:患者应定期监测自身的病情变化,如观察下肢和颜面部的水肿是否恢复正常,体重和尿液是否正常等。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遵医嘱用药:患者日常生活中应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以免使用不当导致肾功能损害加重或病情复发。

避免感染:急性肾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因此患者应注意避免再次感染,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

结束语

急性肾炎虽然是一种急性起病的肾脏疾病,但经过及时治疗和合理护理,多数患者可以痊愈。了解急性肾炎的症状、治疗方法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帮助急性肾炎患者早日康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