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恶性肿瘤患者如何保存生育力?
2024-07-09 08:58:03
作者: 孙旭影
作者单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

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发病年龄正在逐渐年轻化,其中女性群体上升幅度更快。

26岁的刘女士刚工作不久,正和相爱多年的男友谈婚论嫁。然而好景不长,她在家自检时发现右侧乳房有个不明包块。就医后,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提示:右乳头上方8-2点钟方向低回声结节伴多发钙化(BI-RADS分级:4b级),随后进行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诊断为II级浸润性癌、转移性乳腺癌。乳腺外科医生建议及时手术,必要时结合放疗与化疗。

刘女士在忧愁癌症治疗的同时,还深深担忧着另一件事:手术和放化疗之后,自己还能生孩子吗?

其实,像刘女士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放化疗及生殖器官手术均有可能会对生育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对于许多还没生育的年轻甚至年幼的癌症患者来说,治疗后能否拥有自己的血亲后代,成为他们及家属深切关心的问题。

随着生育力保存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卵子冷冻、胚胎冷冻、精子冷冻,卵巢组织冷冻……这些听起来颇具科幻色彩的技术,像是神奇的“时间胶囊”,为恶性肿瘤患者储存生育的希望,让他们在战胜疾病后,还能成为父母,生育自己的血亲后代。

哪些人群需要保存生育力?

01女性生育力保存适宜人群

1. 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宫颈癌等在育龄女性中并不罕见。这些疾病的治疗往往会对卵巢造成损害,影响生育能力。因此,在治疗开始前,进行生育力保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2.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像红斑狼疮、克罗恩病等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影响。这类患者在疾病稳定期,也可以考虑进行生育力保存。

3.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如患有重度的β地中海贫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前,也可以进行生育力保存,以防移植过程中的治疗对生育能力造成损害。

02男性生育力保存适宜人群

1. 肿瘤患者:对于男性肿瘤患者来说,如果治疗可能影响到精子的质量和数量,那么进行生育力保存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包括所有可能影响精子质量的肿瘤患者,以及需要接受手术、放疗或化疗的患者。

2. 非肿瘤性疾病患者: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如克氏综合征,或者睾丸损伤影响生育力的男性,也可以考虑进行生育力保存。此外,从事高危行业,如长期接触射线、高温或有毒有害物质的男性,为了防止未来可能的生育能力下降,也可以选择进行生育力保存。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是否需要进行生育力保存,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如疾病类型、治疗计划、年龄等因素,由专业医疗团队进行全面评估。

此外,对于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时机也非常关键,存在一个“黄金时间窗”,即在肿瘤放化疗前进行生育力保存的宝贵机会。错过这一时机,可能会大大降低保存生育力的成功率。因此,对于有生育需求的肿瘤患者,要及时与专业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的生育力保存方案至关重要。

目前生育力保存有卵子冷冻、胚胎冷冻、卵巢组织冷冻、精子冷冻保存等途径,适合不同类型的患者人群。

生育力保存的途径

1. 卵子冷冻:卵子冷冻是一种保存女性生育力的方法。女性在年轻的时候通过药物刺激卵巢产生多个成熟卵子,然后通过手术将这些卵子取出并冷冻保存。

2. 胚胎冷冻:胚胎冷冻是将女性的卵子和男性的精子在实验室中结合,形成胚胎,然后将这些胚胎冷冻保存。这种方法适用于已婚的女性。

3. 卵巢组织冷冻:卵巢组织冷冻是一种较新的技术,适用于那些由于年龄或医疗状况无法立即进行卵子冷冻的女性。

4.精子冷冻保存:男性可以通过精子冷冻保存来保存其生育力。这是一种简单且成熟的方法,涉及收集精液样本并将其冷冻保存。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生育力保存这一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它就像是给肿瘤患者和可能面临早发性卵巢功能减退风险的人群带来了一份“生育的保险”。通过胚胎冻存、卵母细胞冻存或卵巢组织冷冻等方式,可以在疾病被攻克后,帮助他们圆上生育的梦想。希望这个技术能被更多人了解,为那些需要它的人带去希望和可能。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