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酒后真言还是酒后失言?酒精对心理的双刃剑效应
2024-07-12 09:33:50
作者:谭世耀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上林康尔复精神病医院
1.前言

在现代社会,饮酒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在酒精的催化下,言语和行为往往变得不可预测。这种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酒后言语究竟是真言还是失言?本文将探讨酒精对心理的各种影响,从其正面效应到负面效应,最终揭示其成瘾机制和长期影响。

2.酒精对心理有哪些影响?

酒精对心理的影响主要通过其作用于神经系统而实现。酒精进入体内后,迅速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影响神经突触传递。具体来说,酒精能够增加γ-氨基丁酸(GABA)的活性,这是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从而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抑制作用。此外,酒精还能够减少谷氨酸的活性,这是一种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酒精的这种综合作用使得大脑的活动降低,导致人们感到放松和愉悦。

3.酒后真言:酒精对社交和情绪的正面效应

酒精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对社交和情绪产生积极影响。首先,适量饮酒能够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使人们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更加放松和自信。这种效果在人们面对陌生人或较大社交场合时特别明显,酒精能够帮助减少羞怯,使人们更容易开启交流和互动。其次,酒精能够促进情感的表达。在平时压抑的情感可以在酒精的作用下得到宣泄,从而起到一种情感释放的作用。比如某人在家庭聚会上借助几杯酒,说出了长期未曾表达的对家人的感谢和爱意,这种情感交流可能平时无法顺利进行。

此外,酒精还能够增强社交连接。适量饮酒能够使人们在交际中增加亲密感和信任感。在一些文化中,共饮被视为建立和加深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因此,适量饮酒在某些情况下有助于促进社交连接,使人际关系更加紧密。

4.酒后失言:酒精对认知和行为的负面效应

尽管酒精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带来社交和情绪上的好处,但其负面影响同样显著。首先,酒精对大脑的抑制作用导致判断力减弱,使个体容易做出不明智的决定。这种情况在驾车、重大决策或涉及人际关系的重要时刻尤为危险。其次,自制力在酒精作用下显著下降,导致冒险和冲动行为频发。例如,在一次公司聚会上,某人酒后缺乏自制,发表了一些不当评论,导致与同事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职业发展。

另外,记忆力受损是酒后不容忽视的问题。大量饮酒后,次日失忆或部分失忆的情况在饮酒者中相当普遍。这种记忆缺失不仅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行为问题,比如无意识中发生的不当行为。

5.酒精为什么会心理成瘾?

酒精的成瘾机制主要涉及多巴胺系统的激活。多巴胺是一种与奖励和愉悦感相关的神经递质,当酒精进入体内时,它促进多巴胺的释放,使个体感到愉悦和满足。这种愉悦感是心理成瘾的基础。随着酒精摄入的增加,个体对多巴胺的敏感性逐渐降低,需要更大剂量的酒精才能产生相同的愉悦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酒精成瘾不仅是生理反应,也受到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压力、情感状态和环境在酒精成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某人在高压工作环境下,通过饮酒来缓解压力和焦虑,久而久之形成了依赖。此外,社交环境中的饮酒文化也会促使个体逐渐增加饮酒量,进而导致成瘾。

6.酒精对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

长期饮酒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长期饮酒与焦虑和抑郁症状有着密切关系。酒精虽然能够短暂缓解焦虑和抑郁,但长期来看,酒精滥用会加剧这些情绪问题。其次,酒精对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还包括对个体社会功能的破坏。家庭、职业和人际关系都可能因长期饮酒而受损。例如,某人长期大量饮酒,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工作表现下降,最终失去工作和家庭支持,陷入恶性循环。此外,长期饮酒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等问题。

7.总结

总之,酒精对心理的影响是双面的。适量饮酒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交和情感上的益处,但饮酒过量则会严重损害心理健康。因此,提倡理性饮酒,量力而行,健康为本,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理解酒精对心理的双刃剑效应,有助于个体在享受社交和情感放松的同时,避免酒精滥用带来的负面影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