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卒中科普知识
2024-07-12 09:59:42
作者:郭莹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严重性和普遍性不容忽视,所以应该对该病提高重视程度,以降低其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危害,保证身体的健康。因此,本文是对脑卒中的科普知识的分享,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并预防这一疾病。

1.脑卒中的定义

脑卒中的出现是因为病人的脑部血管有突发性的破裂,也可能是血管阻塞引起的血液无法顺利的进入脑部而促使脑组织出现损害的病症,按照疾病的诱因可以对疾病分为缺血性、出血性两种类型。其中缺血性卒中在脑卒中例所占的比例是85%左右,主要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所致,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的15%,主要由脑血管破裂引起。

2.脑卒中的症状和危害

脑卒中的症状多种多样,但通常表现为无任何征兆便显现出单边的肢体无力和麻木,及脸部麻木及口角歪斜、反应迟缓、平衡感丧失、无法正常吞咽、言语困难、意识不清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取决于脑组织受损的部位和程度。

本疾病属于非常重大的脑血管病症,主要的特点是患病、致残、死亡、复发风险非常之高,也需要消耗患者较大的钱财;通常病人可以发生各种功能异常或者障碍表现,促使其不能正常的工作及生活,对其自身、家庭、社会所带来的是非常沉重负担。本疾病的危害不容忽视,可能导致脑水肿,随着颅内压逐渐增高,脑组织可能受到严重损害,进而造成神经功能损害。并且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可能导致排泄异常,如大便干结、膀胱内压增高,甚至直肠活动性增强,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时间的卧床还可能导致褥疮的出现,增加患者的痛苦。脑卒中还可能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暂停,这是病情严重的一大表现;急性期可以导致中枢性呃逆,进一步加剧患者的痛苦;更为严重的是会导致偏瘫,甚至死亡,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

3.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不可控制的高危风险有家族史、高龄等;但是能够被影响的高危因素是肥胖、血压血糖过高、心脏病、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等。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因此,预防脑卒中需要从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入手。

4.脑卒中的预防方法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过度肥胖,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压力。

(2)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

(3)合理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量。

5.脑卒中的治疗方法

在应对脑卒中时,需要迅速恢复冷静,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患者头部受伤等。同时,要牢记“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治疗脑卒中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降低颅内压、保护神经细胞等方式来减轻脑组织的损伤;手术治疗则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如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康复治疗则主要针对脑卒中后遗症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总之,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通过了解脑卒中的科普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的发生。同时,在应对脑卒中时,要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损伤和后遗症。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