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内科临床中,急性胰腺炎的预防要点
2024-07-12 10:05:05
作者:娄兴昌
作者单位:北罗中心卫生院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对生命有威胁。预防很重要,要了解高危人群和风险因素。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诱发病情。控制合并症,降低死亡率,预防要点研究很有价值和影响。

1、急性胰腺炎概述和临床特性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症状突然发作的急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血中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等。具体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由于细胞功能失控,能引起全身的炎性反应,结果可能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生存率降低,疾病致死率较高。

在临床表现上,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症状为持续性上腹痛,且常常伴随恶心、呕吐。腹痛可能是闷胀痛或剧烈痉挛痛,也经常辐射至背部。检查时,腹部肌紧张和压痛较明显,重症患者可伴随休克等症状。放射性检查可能显示胰腺水肿、腺体出血、坏死和腹腔积液等改变。

血液检查则发现淀粉酶、脂肪酶升高,或者肌酐水平升高,这是脏器受损的明显迹象。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糖升高等也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典型依据要素是有腹痛病史、淀粉酶或脂肪酶水平升高、影像学有胰腺炎病变的依据。一般而言,上述因素中有两个存在时,就可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对于怀疑病情重症或病因不明的患者,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检查与评估。

不同的原因可以引起急性胰腺炎,如胆石症、饮酒过度、感染、药物反应等。患病风险和预后各异,特别是预后,主要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年龄、有无并发症等病人的个体情况有关。

2、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因素和高危群体识别

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诸多风险因素并作,牵涉到胰酒石、胆总管结石、酒精摄入过量、高脂血症与胰腺外伤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容易造成胰腺的自我消化,在超出胰腺组织修复能力的情况下,引发急性胰腺炎。

酒精过量摄入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长期的大量饮酒易导致胰酒石形成,进一步引发胰腺自我消化。高脂血症,特别是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的人群也会增加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在高危群体的识别上,需要着重关注那些存在胆囊疾病以及高脂血症的人群。对于习惯性过量饮酒与吸烟者,他们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明显增加。这是因为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会刺激胰腺,增加胰液的粘稠度。

通过了解胰腺炎的风险因素和高危群体,可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教育和挽救性治疗。对于个体来说,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运动、远离烟酒、定期体检是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对于公众来说,提升了解急性胰腺炎知识的意识,对公众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对识别高危群体、登记及时干预大有裨益。

3、饮食习惯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饮食习惯对其发病影响很大。过量的脂肪和酒精摄入是诱因,应少吃脂肪多纤维,戒酒。规律饮食、慢速进食有助预防胰腺炎发生。调整饮食习惯,降低发病风险,维护健康很重要。

4、高危诱因的监测和管理

急性胰腺炎的预防要点包括健康体检监测高危因素,注意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油腻重口味,减少药物风险,保持适度运动,密切医患沟通合作,及时获取医疗帮助。

5、合并症的预防和控制

急性胰腺炎可能引发早期和晚期合并症,预防和控制很重要。早期合并症有营养不良和感染性并发症,需及时补充营养、防感染。晚期合并症如胰腺假性囊肿、疼痛,需减少刺激物摄入、定期检查。治疗时应控制病情,避免进一步并发症。合并症防治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结束语

急性胰腺炎的预防,关键在于知识普及与行为改变。需理解胰腺炎的一般概念、风险因素以及合并症;识别高危群体,优化饮食习惯,更应重视对高危诱因的监测和管理。强调这些可以有效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对于有此疾病风险的人特别重要。健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维持长期良性生活习惯的结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