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认识、预防与治疗”宫颈病变
2024-06-25 14:25:02
作者:廖晓娴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德胜镇中心卫生院
宫颈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发生的非典型增生(简称CIN)。CIN分三个等级,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CIN。本文主要介绍CIN的定义、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CIN?

CIN是一组临床现象的统称,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简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分为三级:Ⅰ级:正常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Ⅰ级和Ⅱ级属于良性病变,不会癌变。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病变状态,则会演变成癌前病变(即CIN),此时宫颈细胞的正常分裂就会停止,导致细胞发生不可逆的增殖和不可逆的变性、坏死、脱落。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就会逐渐向恶性方向发展,最终演变成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约10万人,每分钟约有6人被确诊为宫颈癌。目前宫颈癌已成为继肺癌之后第二个高发的癌症。

(二)CIN有哪些类型?

CINⅠ~Ⅱ,这两个级别的病变最常见,约占90%以上。轻度CIN可能没有症状,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治疗,可有效避免癌变。

中度CIN:除了CINⅠ和Ⅱ,还有一种特殊类型——宫颈原位癌。在轻度CIN中,约有80%会自然消退,仅10%-20%的患者会发展为宫颈癌;而在重度CIN中,进展为宫颈癌的风险可达40%。如果不及时治疗,持续感染会引起宫颈浸润癌。

重度CIN:如果中度CIN未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为重度CIN。当重度CIN发生时,患者的宫颈往往已经被破坏得很严重,已经不可能通过手术和放化疗治愈;即使治愈后,患者也可能会面临长期的并发症,例如:慢性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癌等。另外,有部分重度CIN患者还会出现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前病变等。所以一旦发现CIN必须积极治疗。

(三)CIN的发展过程

1.宫颈糜烂: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慢性宫颈炎、炎症、创伤等,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宫颈上皮细胞损伤和脱落,从而形成糜烂面。

2.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也就是CINⅠ,这个阶段不会引起癌前病变,它与早期宫颈癌的区别在于:早期宫颈癌一般没有明显症状,而CINⅠ却有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等症状。

3.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Ⅱ:也就是CINⅡ,它是一种癌前病变,可能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会发展成宫颈癌。

4.宫颈浸润癌:也就是宫颈癌前病变,这个阶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宫颈癌。早期宫颈腺癌通常没有症状和体征。

(四)预防

1.接种HPV疫苗:目前我国上市的HPV疫苗有3种,分别为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二价和四价疫苗可以预防70%的宫颈癌,九价疫苗可预防90%的宫颈癌。

2.性生活之前要清洗外阴,杜绝不洁性生活:性生活时注意卫生,尽量使用避孕套。避免交叉感染,感染了HPV也不要焦虑、恐惧。

3.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有性生活的女性应该每1~2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联合筛查,这是目前公认的宫颈癌预防的最佳方法。

4.避免不洁阴道灌洗会破坏阴道菌群平衡,容易引起菌群失调,造成细菌繁殖。

5.注意饮食营养:注意营养均衡,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高蛋白食物、高维生素食物;合理搭配饮食结构。

6.增强体质: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积极治疗慢性病;避免分娩和流产;禁止吸烟、酗酒。

(五)治疗

在宫颈病变的治疗中,首先是要消除病因,进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才会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目前治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手术治疗,另一种是LEEP刀治疗。

传统的手术治疗,如宫颈钳刮术等,由于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宫颈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容易导致术后感染,同时还会对宫颈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所以该方法目前已不再推荐使用。

而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则属于微创手术。其原理是通过高频电波能量破坏和分解宫颈病变组织细胞,以达到消除病变、切除病灶的目的。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对身体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并且可以保留宫颈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正常组织结构,不会复发。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