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儿童急救知识:家长必备的安全教育手册
2024-07-09 16:29:15
作者:张蒙蒙
作者单位:玉田县医院
据调查显示,14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中意外伤害占比最高。儿童由于年龄较小,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在生活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危险,如窒息、溺水、烫伤、触电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孩子安全守护者的角色,掌握基本的儿童急救知识对于应对突发状况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家长应重点了解的儿童急救知识:

一、窒息急救

当儿童发生窒息时,家长应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使用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的方法,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使用腹部推压法。

婴儿的海姆立克急救实施步骤为:观察婴儿是否出现不能啼哭、呼吸困难、口唇变紫等窒息症状;立即抱起婴儿,使其脸部朝下,用前臂托住婴儿身体,手掌固定其头部及颈部,头部略低于胸部;用另一只手掌在婴儿背部的两肩胛骨之间用力连续5次;将婴儿翻正,使其脸部向上,头部仍略低于胸部,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连续用力按压婴儿的胸骨下端5次;重复上述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的动作,直至婴儿将气管内堵塞的异物排出.

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步骤为:站在儿童背后,双手从腋下环抱儿童,让儿童头部向前倾;一手握拳,虎口贴在儿童肚脐上两指处,另一只手握住该手的手腕;如果异物没有排出,立即松开手臂,重复动作,直到异物排出.

在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对婴儿和儿童造成二次伤害。

二、烫伤处理

孩子好奇心强,容易接触到热水、热汤等烫伤源。如果不慎烫伤,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切勿用牙膏、酱油等涂抹伤口,以免引起感染。

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将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中,持续至少半小时以上,以减少热量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水温不宜过低,以免造成冻伤。在水流下小心除去烫伤部位的衣物,如果衣物粘连皮肤,不要强行脱下,以免造成额外伤害。可以使用剪刀剪开衣物。使用冷开水或淡盐水冲洗清洁创面,避免使用有色液体如红药水或紫药水,以免影响医生判断烫伤深度。对于未破损的小水泡,可以涂上消毒凡士林或烫伤药膏,并用干净的纱布包裹。如果水泡破裂,应进行消毒处理,并保护创面。

对于严重的烫伤,特别是涉及头面、颈部的烫伤,应立即送往医院,以免发生休克或其他并发症。

三、溺水急救

儿童溺水后,应立即清除口腔中的污物,检查呼吸,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同时尽快联系急救服务。

四、扭伤和擦伤处理

孩子在玩耍时容易发生扭伤,父母应先让孩子停止活动并抬高受伤部位,24小时内冷敷20分钟,第二天改为热敷并揉搓伤处。如无法判断是否为扭伤,应及时就医。

孩子摔倒容易擦破皮肤,父母应先用湿纸巾和清水将伤口擦干净,然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涂抹药膏并贴上创口贴。如伤口较大或无法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

为了应对儿童在家中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家庭中应该准备以下急救设备和药品:消毒用品,如酒精棉球和碘酒,用于伤口消毒;剪刀和镊子,用于剪开衣物或移除异物;医用手套,以防止接触创面时不慎感染;冰袋,用于冷敷减少肿胀;体温计,用于监测儿童体温;创可贴和止血贴,用于处理小伤口和止血;单独包装的医用纱布及胶带,用于覆盖较大伤口。需特别注意的是,所有物品都应放置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并定期检查更新以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家长应定期参加急救培训课程,更新急救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应对儿童意外伤害的能力。同时,家长还应教育儿童识别危险,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家长掌握儿童急救知识对于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家长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无误地执行急救措施。同时,社会各方面也应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提高家长们的儿童急救意识和能力。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