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人体受感染后,螺旋体可播散到全身,几乎可侵犯全身各组织与器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时显时隐,病程较长,人类对梅毒无先天免疫性,尚无疫苗,仅能在受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完全治愈的梅毒患者仍可再感染,未经治疗的早期梅毒传染性最强。
二、梅毒都有哪些传播方式?
传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性接触传播;
2.血源性传播;
3.母婴传播。
三、梅毒的检查方法
当人体感染了梅毒之后,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做出反应,反应后就会产生抗体。抗体,就是要与梅毒螺旋体对抗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就是我们要检测的对象。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人体会产生两种抗体,一种是梅毒特异性抗体,另一种是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而检测这两种抗体的方法也就相应的分为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和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四、那有没有假阳性呢?
假阳性,意思是指这个人其实并没有感染梅毒,但是梅毒血清检查结果却是阳性。其实很多疾病,是可能引起假阳性的,如:急性生物学假阳性,一般出现于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血清试验(如TURST、RPR等),见于麻疹,水痘、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活动性肺结核、丝虫病、斑疹伤寒、锥虫病、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疟疾等,但滴度较低,一般在1:8以下,往往在6个月内转阴。此外,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假阳性还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滴度可达1:64~1:128。女性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发生率约为男性的3.824倍,80岁以上人群远高于16岁以下人群。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也会发生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可发生于雅司病、品他病、地方性梅毒等其他螺旋体感染,也可能出现在罹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风、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炎、弓形虫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疾病的患者中。
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抗体同时出现生物学假阳性的概率虽然比较低,但是也会有发生,主要是由梅毒螺旋体以外的其他螺旋体感染所致,而且目前尚无法采用血清学检测区分梅毒螺旋体和其他密螺旋体亚种的感染。
五、老年人假阳性的原因?
近年来,临床检验工作中常发现一些老年病人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呈阳性,然而,患者并没有任何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时,也没有不洁性生活史、既往史和接触史,给临床诊断和病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困扰。
老年人梅毒假阳性可能是由于感染了其他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检查方法不准确、药物影响、环境因素等原因造成的。
1.感染了其他疾病:如果患者在进行梅毒检测时,同时感染了其他的细菌或病毒,可能会导致身体内的抗体发生反应,从而出现梅毒假阳性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方式进行检测,并且需要先治疗原发性疾病,在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梅毒的复查。
2.自身免疫力低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自身的免疫系统也会有所减弱,此时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袭,从而引起梅毒假阳性的情况。建议可以适当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有利于改善症状。
3.检查方法不准确:如果在进行梅毒检测时,使用的试剂盒质量不合格或者是操作不当,也有可能会导致结果出现误差,从而造成老年人梅毒假阳性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再次到医院进行复查。
4.药物影响:如果老年人长期服用青霉素类的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等,可能会影响梅毒特异性试验的结果,从而出现老年人梅毒假阳性的情况。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无需特殊治疗。
5.环境因素:如果老年人长时间处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中,或者接触到了梅毒患者的分泌物以及血液,也可能会影响到梅毒特异性试验的结果,从而出现老年人梅毒假阳性的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通过勤洗澡的方式进行缓解,也要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避免过于潮湿。
梅毒传播是一个全世界高度关注的社会和公共健康问题。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主要依据,所以梅毒螺旋体假阳性的判断非常重要,需要综合实验室结果和临床分析来判断,日常工作中应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既不造成误诊也不导致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