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透析时,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2024-07-09 21:13:27
作者:蒙炼
作者单位: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透析,作为肾内科血透室常见的治疗手段,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来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方式。它不仅帮助患者排除体内多余的废物和水分,还调节电解质平衡,从而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然而,透析治疗并非简单的医疗过程,患者在透析前后的自我管理同样至关重要。

一、透析前的准备:细致入微,确保顺利 饮食调整:科学摄入,减轻负担 透析前,患者需要对饮食进行严格控制。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患者往往无法有效排除体内的盐分和水分,因此,限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患者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如腌制食品、方便面等。 身体状况监测:及时记录,及时沟通 在透析前,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自身的身体状况。特别是血压和血糖的变化,这些指标能够直接反映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于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患者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并将结果记录在册,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患者还应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任何身体不适或变化,如恶心、呕吐、头晕等,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准备:放松心情,增强信心 透析治疗对于患者来说,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在透析前,患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建议患者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减轻焦虑情绪。

二、透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持稳定,密切配合 保持体位稳定:静观其变,避免意外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体位的稳定。由于透析治疗需要通过针头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进行处理,因此,保持静止对于防止针头脱位或机器故障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患者尽量避免移动身体,特别是头部和手臂等关键部位。 监测身体反应:及时识别,及时报告 透析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自身的身体反应。低血压、肌肉痉挛等是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建议患者学会识别这些不适的症状,如头晕、心慌、肌肉疼痛等,并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遵循医护人员指导:按时服药,配合操作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护人员的指导。按时服药是透析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准时服用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三、透析后的护理与恢复:细致呵护,促进康复 饮食与水分管理:适量补充,科学调整 透析后,患者需要对饮食和水分进行更加精细的管理。由于透析过程中会排除体内的部分废物和水分,因此,透析后适量补充水分是必要的。但是,患者需要注意控制水分的摄入量,避免过量导致的水肿等不适。同时,饮食的调整也需要继续进行。建议患者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营养的均衡。 休息与活动:适当休息,逐步恢复 透析后,患者需要适当的休息来恢复体力。由于透析治疗对身体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因此,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但是,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并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逐步增加日常活动量,如散步、做家务等。 观察身体变化:及时就医,预防并发症 透析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身体的变化。出血、感染等是透析后常见的并发症。建议患者注意观察针眼处是否有出血现象,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同时,注意身体的保暖和个人卫生,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现身体有不适或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治疗。

四、长期管理与生活品质提升:全面关注,提升质量 定期复诊与检查:及时了解,及时调整 透析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诊和检查。通过复诊和检查,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效果,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建议患者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进行复诊和检查,不要因为感觉良好而忽略这一重要环节。 心理支持与社交活动:分享经验,减轻压力 透析治疗往往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对于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建议患者积极加入患者团体或参加相关的社交活动,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交流心得。通过互相支持和鼓励,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生活习惯调整: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习惯 透析患者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一环。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身体的康复。因此,建议患者坚决戒烟限酒,并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只有全面关注自己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提升生活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