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认识的提高及低剂量高分辨率薄层胸部 CT 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时或就诊其他疾病时发现肺结节。在医院经常会遇到很多患者,拿着写着“肺结节”的影像学报告,进门第一句话就会问:“医生,我是不是得肺癌了?”那么肺部结节是否等同于肺癌?
01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一种影像学表现,指的是在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小的、圆形或类圆形的阴影,一般直径≤3cm,单个结节为单发,两个或 2 个以上结节为多发性结节。根据结节大小分直径≤1cm 称为小结节,直径<5mm 的结节称为微小结节,肺结节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的。肺结节根据密度分包括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以及钙化结节,其中以混合磨玻璃结节最有可能为恶性。
02 肺结节是怎么产生的?
1、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感染都可能会引起肺结节,其次,既往有过肺部炎症,治愈以后,局部形成的粘连瘢痕,也会表现为肺结节。
2、非感染性因素:包括长期的烟雾刺激、空气中 PM2.5 颗粒的污染物、石材粉末和煤炭粉末等的吸入、自身免疫疾病导致肺泡被炎性物质填充而形成的肺结节。
03 肺结节=肺癌吗?
肺结节并不一定是肺癌,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也可以引起肺结节,例如感染、炎症、良性肿瘤、陈旧性病灶等。国内外研究表明,人群中 15%~20%有肺结节,包括肺部陈旧性改变、炎症、纤维结节灶、肉芽肿、肺动脉畸形、血管瘤等。极少数是肺癌,像有毛刺、分叶、空泡、胸膜牵拉症状时需注意可能是恶性肺结节,但是莫惊慌,也有可能是早期的、可以治愈的肺癌。
04 发现肺结节要怎么办?
当体检中发现肺结节,别恐慌,因为大部分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也不要放任不管,最好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定期随访。
①对于结节直径 4mm-6mm 的微小结节,且没有肿瘤家族史及高危因素的由专业医生判断后每年复查一次低剂量螺旋 CT 即可。
②对于结节直径 6mm-8mm 的小结节,需要医生根据大小,边界,密度,动态变化情况等来判断,根据医嘱定期随访,建议 3 个月复查一次。
③对于结节直径大于 1cm 时,应根据医嘱每 1-2 个月复查一次。如果随访发现病灶无变化,则可延长至每 3 个月、6 个月、1 年进行复查;当肺结节 2 年无变化时,可大致认为是良性结节;有变化时根据变化情况作出判断并决定下一步处
理措施。
④当结节直径大于 2 厘米时,恶性可能性达 20%左右,大于 3 厘米的病灶通常很可能是恶性病变。 但是肺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极少发生肿瘤的快速增大。特别是在结节很小的时候,即使是恶性的,也需要 3-6 个月的时间才足以在 CT 上看出它大小、形态等变化,但也远不到扩散及转移的地步。因此,发现肺结节我们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肺结节的性质和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05 检查出肺结节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 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不要盲目自行用药或忽略医生建议。
2.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恐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3.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结节的变化。复查周期和内容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监控。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4. 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06 如何预防肺结节
肺结节预防大于治疗,因此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开引起肺结节的因素,做到以下几点:
1、戒烟,尽量不接触二手烟。烟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对肺有明显伤害,尽早戒烟可减少对身体的损伤。同时,尽量避免对二手烟、三手烟的接触。
2、减少油烟污染,改善烹饪方式、使用抽油烟机等。
3、戴好口罩。当空气中 PM2.5 颗粒污染时,佩戴 N95 口罩出门或减少出门。
4、避免长期熬夜。5、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6、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总之,检查发现肺结节,莫纠结,做到正确认识肺结节,通过了解肺结节健康科普知识,希望大家科学理性客观地对待肺结节,及时寻找专科医生进行会诊,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共同迎接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