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感:不容忽视的健康挑战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症状更为严重,主要以高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多伴有全身症状,且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易引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最为频繁,是引起季节性流感大流行的主要病原体。
二、流感疫苗:科学预防的利器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从而在病毒入侵时迅速识别并消灭它们,减少感染风险或减轻症状。
三、接种时机与注意事项
接种时机: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免疫接种。
接种地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预防接种门诊等正规医疗机构均可接种。
接种前准备:告知医生个人健康状况,避免在感冒、发热等身体不适时接种。
接种后观察:接种后需留观至少30分钟。
注意事项:接种后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四、适宜接种人群
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
优先推荐以下重点人群及时接种: 老年人 患流感后死亡风险最高,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要目标人群。
2.6-59月龄的儿童
患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高,流感住院负担重,应作为优先接种人群之一。
3.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流感疫苗不能直接给6月龄以下婴儿接种,该人群可通过母亲孕期接种和对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接种流感疫苗间接获益,以预防流感。
4.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
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流感后出现流感相关重症疾病的风险很高,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5.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以上人员感染流感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较高,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同时降低此类集体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
6.孕妇
研究证实孕妇罹患流感后发生重症、死亡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更高,建议孕妇可在妊娠期接种流感疫苗。 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既可预防个人因感染流感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或缺勤影响医疗机构运转,又可有效避免传染流感给同事或患者。
8.重点场所人群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是容易发生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重点场所,此类场所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人群罹患流感风险和减少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五、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一:去年接种过,今年就不用再打了?
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变异,因此每年都需要接种新的流感疫苗。
误区二:只有孩子和老人才需要接种?
实际上,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感染流感,且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都有重要意义。
误区三:接种疫苗就能100%预防流感?
虽然疫苗不能提供100%的保护,但它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严重程度。
六、综合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
2、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增强体质: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充足休息,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身体免疫力;
5、减少聚集: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6、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
总之,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保护我们及家人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让我们携手行动,通过科学预防、及时接种,共同筑起抵御流感侵袭的坚固防线,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健康与安宁。